老大,俺跟衛國和魯國都有接壤,要搞事情別忘記俺啊!
曹國對晉國本來就用心服侍,不會因為曹君是誰而有所改變。
盡心盡力侍奉晉國得到回報,一下子還是豐厚到砸得曹國君臣一陣暈乎乎,總覺得不幫晉國干點什么事很不好意思。
最為重要的是,曹國跟衛國和魯國都是鄰居,自家的鄰居當然是越弱越好,跟著老大一塊干還能得到獎勵,能不再更踴躍一些嗎?
呂武制定的國策就是削弱晉國東面,一再搞事的齊國和衛國已經得到應有的懲罰,攪屎棍一般的魯國跟衛國發生的沖突越來越多,到這一步只要能將重新復立的那些諸侯國保住,其實已經夠了。
也就是說,晉國要的就是現在那種局面,不能再多做點什么,免得用力過猛讓東面再出現一個能左右國際局勢的強國,尤其是那個強國可能是晉國自己扶持起來。
“衛魯相爭起因乃是宣伯所致。此為兩國‘家事’也。”呂武搖了搖頭,好心好意地奉勸道:“曹新得山戎之地,以穩為妥。”
小曹同志,你們剛剛得到那么大的好處沒消化,別想著搞東搞西了啊。
曹國君臣當然知道是誰主張攻滅山戎再將土地贈送給曹國,以至于出力的明明是范氏,草國君臣最為感謝的人卻是呂武。
士匄品味出這一點之后很是吃醋,偏偏又不能多嗶嗶一些什么。
畢竟,呂武是元戎,國策也是呂武制定,范氏獲得計劃執行者的權柄沒少占好處,再嗶嗶就要走智氏的老路了。
曹君姬負芻很懂事,說道:“今后,陰子若有所需,曹必傾力。”
之前,曹國的邦交是由智氏在負責。
老智家現在已經不行啦。
晉國這邊對曹國的邦交處置權出現了空檔,不是沒人想搶,主要是智氏受到陰氏的庇護,去搶是不給陰氏面子。
陰氏當然也不能自己動手去搶,曹國自己懂事則沒什么問題。
現在,曹君姬負芻的表態就是那么一回事,明白說曹國為了感謝呂武的謀劃,要跟陰氏混了。
呂武心想:“不存在什么不地道的!有了曹國的邦交權,陰氏就能埋下一顆大釘子,偏偏想控制南方的范氏和有心思向東邊伸手的荀氏(中行氏)都沒話說。”
事實就是那樣,又不是陰氏搞手段要控制曹國,是曹君姬負芻自己眼巴巴地湊上來,范氏和荀氏(中行氏)有手腕就搞出名正言順地搶過去唄。
士匄在盯著呂武看,心想:“我沒朝北邊和西邊伸手,陰武怎么將手伸到南邊?欺負我是中軍佐,盟友沒陰氏多?不過……,好像也不全是壞事,或許能爭取一下荀氏(中行氏)站到范氏一邊?”
一臉和煦笑容的中行吳猛然間發現士匄用很有想法的表情看過來。
稍微一個愣神之后,中行吳立刻將目光移開,心想:“別搞事啊!荀氏(中行氏)的既定策略是老老實實跟陰武混至少二十年,或是陰武不死,荀氏(中行氏)就是陰氏最堅定的盟友。誰特么敢在陰武活著的時候搞事,怕不是嫌棄小日子過得太舒服。”
沒得到正面回應的士匄,一下子致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