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有聊太高深的話題,相反就是侃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聊著聊著,魏琦打破了那種默契,徑直開口問中行吳關于荀氏(中行氏)的未來發展側重了。
中行吳下意識看向呂武,眼睛視線再移到魏琦身上時,有著非常明顯的為難情緒。
一個家族是個什么發展方向,能隨隨便便告訴人的咯?
荀氏(中行氏)想抱的大腿是陰氏,并不是魏氏啊!
唐突了。
真的是唐突了呀!
話說,魏琦是站在什么樣的角度,能直接那么問?
關于封領的置換,各個家族最起碼也是家主之間達成口頭協議。
在這個講究信譽的年代,口頭上認可基本上也就是最終決議,沒有任何人敢輕易干那種出爾反爾的事情。
魏琦見中行吳一臉為難,像是隨口問一句而已,沒有再追問下去,掉過頭來跟呂武談對長狄的處置。
曾經的衛國還是挺牛逼的。
衛國是相對來說最早發育成功的諸侯國之一,控制區以及人口、財力算是各個諸侯國中的數一數二。
不知道是個什么原因讓衛國明明看上去很強,偏偏卻是活成了一個弱雞,甚至搞到狄人都能攻克衛國的都城,迫使當代的衛君來個抱頭鼠竄。
當然了,后面衛國也在盟友的幫助下光復舊都,導致明明已經定都“帝丘”的事情,一國之君包括所有重臣還是常住“朝歌”,弄得“帝丘”這個都城有點有名無實。
魏琦說的長狄就是曾經逮著衛國一頓猛揍的狄人后代。
到了當前的歷史時間段,狄人已經不像自己的祖先那么風光,幾次跟秦國結盟搞晉國,反被摁在地上重復摩擦,弄得狄人在各項實力方面的削弱有點狠。
呂武兩次進軍齊國,沒有機會也創造機會削了長狄不止一頓。
考慮到秦國已經“消聲滅跡”,白翟和赤狄干脆就退出歷史舞臺,多少知道點消息的長狄各部落發現陰氏要搞事,相當一部分長狄部落很果決地收拾細軟朝北邊跑了。
呂武有點搞不懂魏氏重新將目光注視向晉國東部和東北部是個什么意思。
而這個跟魏琦和魏絳進行過多次交流有關。
其他家族不那么清楚秦國發生了什么事,就在秦國邊上的魏氏能當睜眼瞎嗎?
魏氏猜不透陰氏到底想搞什么,對于陰氏控制秦國再不斷進行清洗的操作,一直都是看在眼里。
這些事情魏氏有向其余家族透露或傳播嗎?應該是沒有的。要是有的話,晉國內部的各個卿位家族就不會還用看“小白兔”的目光來看待陰氏了。
魏氏是怎么看待的陰氏?以前或多或少覺得陰氏“寡恩”或坐視韓氏衰弱,直至呂武重新提拔韓起才讓魏氏對陰氏的印象有所改觀。
話又說回來,韓氏的衰弱不關呂武的什么事,再則陰氏真沒受到過韓氏的什么實際幫助,是什么讓魏氏認為韓氏對陰氏有恩的呢?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也許是呂武曾經借過韓氏的“虎皮”,才導致魏氏一家子覺得陰氏欠了韓氏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