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缺少了創造天賦,只能成為知識的搬運工,真心當不成科學家。
當然了,不能否認更容易汲取知識之下,科技的進步將出現泉噴期。這個大概也是近現代各種科技層出不窮,社會日新月異的原因。
呂武躺在一張搖椅之上一搖一晃,旁邊有侍女在扇風,又有侍女喂水果,看著好不愜意。
作為客人的解朔和中行吳的待遇跟呂武一樣。
如果有普通人看到他們三人這般模樣,心里對高位者的敬畏恐怕會破滅。
畢竟,在普通人的想象中,高位者就應該時時刻刻保持威嚴,平時應該忙得腳不著地。
“楚國與吳國大戰仍在‘鳩茲(蕪湖)’,每日激戰不止,聽聞傷亡甚重。”解朔很喜歡陰氏的水果飲料,說完美美地抿了一口。
中行吳頗為納悶地說道:“吳君病重,公子遏統兵,安能勝楚?”
呂武卻知道吳國那一幫公子齊上陣,表現得無比團結。
壽夢病重的消息到夏季下旬才傳到晉國,使得晉國的一眾“卿”覺得怪怪的。
這幾年到底是怎么了?國君一個又一個薨逝。
晉悼公稱不得是楚共王的老對頭,人家楚共王繼位的時間比晉悼公要早得多了。
楚共王才是吳君壽夢的老對頭,兩位君主繼位的時間相差只有五年,長久時間里面有來有往的相愛相殺,很少有消停的時候。
“楚先君一去,吳或可勝楚。”呂武沒有張開眼睛,講的也是自己的推測。
解朔雖然搞不懂內核,無論是拍馬屁,還是打從心里信服呂武在軍事上的成就,開口說道:“陰子所料必定無誤。”
老實說,中行吳真不喜歡解朔,覺得解朔除了會抱大腿之外一無是處。
只是吧,中行吳又不得不佩服解朔那種一抱不松手的堅持,甚至贊賞解朔膽子夠大一再將家族軍隊交給呂武任意使用。
晉國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對解朔羨慕嫉妒恨。
十幾年前的解氏就是一個相對普通的中等家族而已,現在成了什么模樣?
解氏剛成為卿位家族,兩個“旅”的軍隊湊齊都困難,現在已經有那個實力能拉出三個“師”了。光是軍事實力的增漲,十足能夠證明解氏在其余方面的實力到底翻了多少倍。
中行吳對呂武的判斷進行了詳細且嚴謹的思考,一番分析下來領悟了很多。
“吳人與楚人乃是世仇,前番失土必是心有不甘。”中行吳說道。
從“人和”上來講沒錯,但是忘記了最關鍵的高層。
呂武輕聲說道:“吳之公子友愛。”
這并不是空口白牙瞎胡扯。
吳君壽夢不是病重嗎?他大概也覺得楚共王沒了,自己也得到了老天的召喚,不久于人世是鐵釘板板的事,招呼來幾個兒子,問誰想繼任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