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就任上軍將,武任上軍佐,朔為下軍將,絳新任新軍將,其余職務不變罷。”呂武說完閉上了眼睛,接著享受一搖一晃的快樂。
卿位又出現變動啦?
那么排序就是……
元戎呂武,中軍佐士匄。
上軍將中行吳,上軍佐趙武。
下軍將解朔,下軍佐彘裘。
新軍將魏絳,新軍佐羊舌肸。
現場安靜下來。
解朔聽到自己被降職先是一懵,想了各方各面之后,用感激的表情看了一眼閉目假寢的呂武。
解氏的實力在這數十年是快速增加,然而總體來說有點“虛”了,別說是接任魏琦成為上軍將,哪怕是擔任上軍佐都有點“德不配位”的樣子。
所以,只要還是在卿位之上,職務怎么變動都不會對解氏有后果太嚴重的影響,甚至卿位排后面一點會減少解氏身上的壓力。
中行吳看上去很平靜,心里想的是:“如此一來,元戎便是把控四‘軍’中的兩個‘軍’。”
這位有為青年,他對自己的定位認知很透徹,不出現意外會在二十年內成為呂武的馬仔,只要呂武不動荀氏(中行氏)都會極盡配合。
解朔就更不用說了,解氏失去陰氏的庇護要被其余幾個強力卿位家族分分鐘吃干抹凈,肯定會死死抱住陰氏這條粗大腿的。
中行吳成為上軍將。
解朔降職成為下軍將。
上軍佐是趙武。
等于說上軍就是屬于呂武這一頭的,中軍肯定也聽呂武本人調度。
由于解氏實力有限的關系,再加上呂武會做必要的退讓,范氏是作為另外一個大贏家來把持下軍。
必須要了解的是,晉國的軍隊就是從各個家族調動而來,以卿位家族的軍官和士兵充當主力,中小貴族進行各種填補,等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把持軍權,取得的是納賦額度的操控。
如果軍隊是國家的軍隊,也就是國家從社會進行征召,成為哪個軍團的直屬長官才算是把持軍權。
有沒有納賦額度對晉國的貴族異常重要,能夠左右一個家族興衰。這個也是卿位為什么會顯得重要的原因了。
氣氛談不上什么愉快,沒什么好聊的就散去了。
關于卿位變動方面,呂武已經做好了主,當時在場的“卿”不反對,肯定就等于是得到通過,需要向各個不在場的人進行知會。
結果是,人在家中坐的趙武得知自己將成為上軍佐,愣在原地的同時表情不斷變幻,回過神來用非常復雜的表情,喃喃自語道:“更近一步了……”
注意,是“更近一步”,不是“更進一步”。
有那么一小會時候,趙武帶著十足的困惑不解,納悶地想道:“魏氏這是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