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楚國攻城掠地之后就會讓公族接手,等于宋國淪陷的城邑已經成為楚國公族的封地,每一個城邑或多或少有駐軍力量,不是溜達一圈就能光復的。
“元戎。”羊舌肸因為趙武沒有歸建的關系,暫時成了新軍的指揮官。
呂武知道羊舌肸是來做什么,搶先說道:“若是有封主不愿出戰,需我多言?”
去尼瑪的!
公族的那幫封主還沒汲取去年在“沫”那邊的教訓嗎?
如果再次有公族封主想當逃兵,呂武不介意收拾一下羊舌肸。
話說,有公族封主要當逃兵,怎么是呂武收拾羊舌肸呢?
沒有太復雜的原因,呂武現在是一把手,下面還有幾位“卿”當屬僚。由羊舌肸來管束那幫公族封主,出事了當然不是呂武直接處置犯事的公族封主,找羊舌肸追責才符合程序。
羊舌肸嚇了一大跳!
不過,真有公族封主不愿意出戰。
他們之前以為就是來隨隨便便走個過場,想著將今年的納賦額度完成,一聽要去蔡國還挺高興,聽說是要勾引楚軍北上就很不快樂了。
公族沉淪多年再一次出場,參加一次“沫之戰”給整得個損失慘重的下場,有一批公族封主重新覺醒了斗志,更多的公族封主被嚇破了膽。
要是讓他們欺負二流以下的諸侯國,自然是樂意并且雀躍的。
跟另一個霸主正面血拼?他們稍微想想就心里犯虛。
羊舌肸充分感覺到了呂武態度上的強硬,咽下之前想說的話,開口保證會約束公族的封主,有點灰溜溜地離開了。
“公族早已不復當年。”士匄是感概,還是幸災樂禍?
晉國算是成也晉文公,衰敗也是晉文公造成。
他依靠“五賢士”開創了屬于晉國的霸業,任命趙衰為“正卿”并且“將”新軍也打開了異姓在晉國掌權的大門。
看看其余的諸侯國,有哪個國家讓異姓那么得權的嗎?并沒有。
大多數國家的非公族,他們想獲得一塊封地都是千難萬難,別說是擔任“卿”或是執政了。
呂武看了一眼士匄,心里想道:“士鞅今年幾歲了來著?”
為什么會想到這個?還不是近些年晉國的權力更替有點頻繁,好些個青年才俊都落得一個英年早逝的結局。
他們早就已經進入蔡國的勢力范圍,摧枯拉朽地攻占了一些“城”和“邑”,拿下的“邦”數量就更多了。
呂武親率的這一路軍,除了莒國像點樣子之外,萊國、鄅國、邾國、薛國這些軍隊加起來估計還沒有一個晉國稍微強點的中等貴族強力。
這些個小國,多的帶來兩千多士兵,少的也就三五百士兵,對于他們來說能出動這些數量的士兵搞遠征已經很不容易了。
現實擺在那里,不是每一諸侯國都有像晉國那么多的貴族,也不是每一名貴族都像晉國貴族保持武備以及糧秣儲存量,兵源素質方面就更不用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