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楚國群臣化身為“我大清”的忠臣啦?
“我聞晉君乃是五歲孩童?”楚君熊招突然間問了這么一句。
這一下輪到從晉國逃亡到楚國的伯州犁上場了。
這位伯州犁就是郤氏內亂逃亡的小宗,來到楚國之后獲得楚共王熊審的另眼相待。
不過吧,目前晉國跟楚國的情況其實類似,國內有誰混不下去了,優先選擇的逃亡地點都是對方的國家,一般會受到良好的安置,導致晉國和楚國并不缺少了解對方的途經。
伯州犁先行禮,再說道:“晉與列國不同,行使權力不為國君,乃元戎是也。”
話是不是已經講得夠清楚和明白?不要因為新一任的晉軍姬彪是個孩童,覺得晉國就好欺負了。
楚君熊招當然知道晉國的政治格局,意有所指地說道:“晉‘卿族’勢大,以至公族蒙塵。陰氏與范氏想必如欒、郤那般?”
晉國取得了“沫之戰”的大勝?按照以往的慣例,內部應該進入到爭權奪利的時刻,會不會上演內亂啊?
伯州犁搖頭說道:“我聞陰武與士匄如摯友一般,魏琦、荀吳、解朔、趙武深受陰武恩惠。”
蛤?
晉國卿位家族之間的恩惠?要是欒氏和郤氏的事情沒有發生,大家伙肯定是往絕不會爆發沖突的一面去想。現在誰還不知道晉國卿位家族的腦回路,恩情大到無以為報會捅出刀子的。
楚君熊招怔怔地出了一會神,比較突然地感概道:“陰武若是楚人,霸業何難?”
一瞬間,楚國群臣臉上都挨了一巴掌,那聲“啪”是響在了眾人的腦海之中。
他們卻是緊閉嘴巴,沒人敢于嘰嘰歪歪。
并不是他們畏懼于楚君熊招的權威,主要是越了解呂武的崛起過程,以及呂武崛起之后干的那些事情,很難不心生佩服。
只是他們更加清楚一件事情,楚國這邊根本不可能出現呂武那樣的人。
沒太復雜的原因,楚國這邊沒有公族的血脈,夢中都不敢有出人頭地的劇情。
楚君熊招有點回過神來,問道:“寡人若邀陰子會盟,應選于何處?”
這一下楚國群臣有點暈了。
老大,你是“君”啊!
陰武再牛逼也只是“臣”而已。
怎么到了你的嘴里,陰武跟你是同級別的人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