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只是提醒了士匄一次,之后士匄會怎么做,沒有打算再管了。
要是士匄影響到晉國與楚國的爭霸,單純迫使呂武玩一手“揮淚斬馬謖”而已,倒霉的又不會是陰氏,甚至陰氏可能趁機發一筆,呂武重新找個合作對象也就是了。(豬哥表示遭到冒犯)
聯軍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行軍來到“湛阪”這個地方。
呂武剛剛抵達就遭到許國使者的求見。
許國使者來不是為了別的。他們遭到鄭軍的一頓胖揍,國家的軍隊已經全部完蛋,本來有個三萬多臣民剩下不足八千。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許國的國君和高層沒有戰死也沒有被俘,他們不敢奢求鄭國無條件釋放戰俘,只求晉國能發發善心當中間人,使得許國能用財帛贖回被俘和被擄的許人。
呂武正在跟許國使者說事,陳國、蔡國和沈國的使者也來了,并且聯袂求見。
這一次蔡國遭到波及,他們不止一次進行抗議,碰上了打贏楚國而變得飄飄然的鄭國貴族,無處說理只能找剛認的老大了。
“贖回許人一事,我可向鄭正卿提及,成與不成或難預料。”呂武想當一次好人,好處也想要。
許國使者當然是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樣。他琢磨著呂武是晉國元戎,開口哪有鄭國拒絕的道理。
然而,許國忘記了一件事情,他們的老大是楚國啊。
這時,陳國、蔡國、沈國的使者進來。
為什么少了頓國?上一次呂武建議頓國搬家,著實害怕楚國報復的頓國君臣很利索地搬家了。這一次自然也就少了他們的戲份咯。
三個國家是來找呂武抗議鄭國那些胡作非為的。
他們的聯合讓呂武看到了一些東西,陳國、蔡國和沈國這是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啦?
“鄭為我友,蔡亦為我友。如有齷齪自是不該。”呂武暫時沒發現鄭國變得有些飄,主要是鄭國的那些人不敢在呂武面前飄飄然。
蔡國使者氣憤又是委屈地說道:“我多次與鄭相商,其人嘴臉甚是可惡。”
這個就要看蔡國在鄭國眼中是什么份量了?估計是膨脹起來的鄭國覺得蔡國太弱小,乃至于連個屁都不是。
呂武想了想,說道:“貴使可尋中軍佐。”
鄭國的邦交權在范氏手里,找他們才對。
事實上,蔡國知道跟鄭國有關的事情應該找范氏,單純覺得呂武更牛逼,講話更管用,想要走捷徑罷了。
這三個國家還想要當小機靈鬼,用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明確表示要向呂武靠攏。
呂武毛病了才接受陳國、蔡國和沈國的靠攏。
不是這三個國家比頓國還弱小,相反這三個國家比什么滕、薛、紀、譚、邾、小邾之流要強。
陳國、蔡國和沈國顯得弱小,要看他們的鄰居是誰,又是誰對他們有野心。
要是沒有呂武上次的操作,沈國和頓國根本就是楚國砧板上的魚肉,只差楚國一個張嘴吃掉的步驟就完事了。
而沈國雖然一副要被楚國吞并的樣子,他們最恨的卻是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