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莫名地感覺到有一種熟悉感,一時間又想不起好像在哪看過相似的套路。
“我既使荀氏、趙氏、魏氏往東,固有我之利,何嘗不為范氏著想?”呂武在這一點上還是挺能強勢,又說道:“如范氏欲得‘溫’,我從中說和便是。”
能不撕破臉得到“溫”地,士匄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他看到了呂武展現的誠意,心里滿意的同時,投桃報李地說道:“諸戎之地,陰氏得伊洛之戎,陸渾戎、蠻氏歸我。”
以地形來論,伊洛之戎是在西邊,面積也是占了最大。
攻打諸戎是范氏的主張,并且范氏不管是進行得順利與否都宣示了“所有權”,直接將整個伊洛之戎劃歸陰氏持有,的的確確是一種回報了。
士匄有那么點躊躇滿志,復道:“如陰氏助我得鄭,我亦可助陰氏滅魏。”
兜來轉去,怎么又提到了魏氏?
這是士匄認定呂武對魏氏早有野心,魏琦當家的魏氏不好讓陰氏率先動手,輪到魏絳成了魏氏之主的各種操作后,哪怕是陰氏率先動手,別人頂多說陰氏霸道,不會認為陰氏沒有理由去攻擊魏氏。
呂武沒答應也沒有拒絕,改了一個話題,說道:“我欲助荀氏兼并長狄,劍指衛國。”
士匄聞歌而知雅意,慎重其事地說道:“范氏可助一臂之力,荀氏以何報我?”
結盟不是白嫖,形成了友好關系,再互利互惠罷了。
呂武索性派人將中行吳請來。
中行吳過來后,沒有提出什么問題,坐在一邊聽呂武和士匄聊爭霸勝利之后的展望,聽到陰氏和范氏愿意幫助荀氏向東擴張,一下子不是歡喜雀躍,相反是感到心驚肉跳。
現在沒有那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道理該懂的人都懂。
中行吳看到呂武和士匄目光炯炯地盯著自己看,說道:“吳以元戎馬首是瞻,但又所指,敢不從命?”
呂武繼續笑吟吟。
士匄則是一心的MMP。
然后,中行吳必須要有這樣表態,抱住哪一根大腿就要有堅定的態度,不能學鄭國玩什么左右橫跳。
中行吳轉而看向士匄,說道:“荀氏可助范氏寡也。吳不知中軍佐所圖為何?”
又是在表立場。
老大跟誰怎么玩是老大自己的事情,作為小弟緊跟老大的步伐才是正經事,免得沒有搞清楚狀態瞎表態讓老大產生想法。
士匄心里非常不爽,轉念想到中行吳原來是這樣的人,好像更有拉攏的必要?
呂武則是進入到放松的時刻,想道:“不管中行吳是真是演,估計演的成份更多一些,三家在三個方向發展,壓力沒有全部壓在陰氏身上就好。到底是三家分晉,還是兩家,乃至于最后決出一個大贏家,局面反正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