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有跟解朔提到過陰氏的圖謀嗎?并沒有的。
有那么一句話叫: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呂武要做的事情太大,一個不慎就會人死族滅,嘴巴哪能夠瞎逼逼叨。
那么,解朔有察覺到呂武到底想做什么事情嗎?不太好說。
解朔應該是察覺到一點端倪,卻是又不敢篤定?
不敢隨意吭聲的韓起先是眼睛一瞇,隨后低下腦袋,臉上出現了明顯的灰暗。
“不能夠啊!范氏竟然服軟?完犢子了啊?”韓起知道這下是徹底完了。
晉國現在是個什么情況?非常明顯的就是兩超一強的局面。
所謂的“兩超”是陰氏和范氏,那個“一強”則是荀氏。
在大家看來,依附陰氏的荀氏遲早會再獨立,范氏則是應該跟陰氏一較高低。
一旦出現相爭的情況,各個家族的機會不就來了嗎?尤其是對一直低調卻有不俗實力的韓氏來說,他們只要能夠抓住機會必定可以壯大,哪怕沒有抓準機會也壞不到哪去,注定是要被拉攏的。
現在是怎么回事?隨著士匄的示弱和服軟,范氏不是不會跟陰氏爭了,哪怕是有爭斗也會是起碼五年之后。
五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其實很短,足夠發生太多的事情了。
韓氏的境況能保證五年之內不成為別人的養料嗎?韓起害怕的是范氏與陰氏達成什么協議,比如范氏坐視陰氏吞并韓氏,乃至于是范氏幫助陰氏吞并韓氏。
韓起有這種想法,證明他的腦子至少沒壞掉。
而他不會知道士匄已經提議,只是被呂武拒絕了而已。
話說,魏氏怎么突然間跟陰氏反目成仇?不就是魏絳堅定認為呂武會對魏氏下手,逼得魏絳選擇先下手為強嘛。
聰明人已經看出來,他們只是不說而已。
說了,不管是對是錯,陰氏勝了會算賬,魏氏贏了未必會感謝,多那個嘴干什么?
韓起抬起頭時發現呂武盯著自己在看,控制不住渾身一個顫栗,臉頰也抽搐了幾下。
有那么一個問題,呂武怎么會拒絕士匄的提議呢?
或許士匄有心幫陰氏吞并韓氏,也可能是范氏對陰氏的一次試探,更加可以是范氏想讓陰氏掉進坑里。
陰氏才剛剛滅了魏氏,馬上又對韓氏動手,其他家族會怎么看?
不管魏氏是不是自己找死,魏氏以前跟陰氏的關系很好是一個事實。
陰氏滅掉魏氏,下一刻立即對韓氏動手,其他人不會去深究里面有什么原因,他們只知道陰氏連舊情都不顧,一滅就是兩個老朋友,害怕或疏離將成為注定的事情。
強不強大是一回事,連一個盟友都沒有又是另外一回事。以當前階段來論,陰氏哪怕是強到能夠懟天懟地對空氣,絕對不能沒有盟友!
顯得的格局是沒有盟友就代表著眾叛親離。
一旦世人都覺得陰氏應該滅亡,陰氏就會到了舉世皆敵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