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夏季即將來臨之前,楚君熊招再一次派人來到晉軍的營寨,通報楚國會盟隊伍已經出發的消息。
到了那個時間點,得到晉國召喚的列國國君或代表已經過來,其中還包括了在“閭丘”跟晉國打平手的齊國。
整個會盟很隆重,僅僅是參與會盟的諸侯國就達到二十六個之多。
呂武是作為“東道主”來主持會盟,事先肯定要跟楚國商量會盟的盟書該怎么寫。
按照楚國的意思,他們要的是“晉、楚之從交相見”的盟約。
啥意思啊?
就是晉國的小弟要朝貢楚國,而楚的小弟要朝貢晉國。
呂武怎么可能簽訂這樣的盟約,要求楚國去掉王號,同時接受周天子的祚肉。
這個要求在上一次呂武就跟公子午提過,記得公子午同意楚國去王號但沒有答應接受周天子祚肉的要求。
“你我盟誓僅于此也。”呂武見公子午沒有明白,索性講得更明一些,道:“無需約定不再相攻,亦無用朝貢之實。”
公子午直接愣住。
弭兵會盟不是為了尋求止戈罷戰嗎?不約定停戰,還弭個什么兵啊!
另外,爭來爭去死那么多人,為的不就是能從列國那里獲得保護費嗎?盟約上不提各個諸侯國該怎么個朝貢方式,以后是不是還要爭個你死我活???
公子午提出了疑問。
呂武說道:“你我相知,絕無年久止戈可能,僅是一篇數歲休戰之文也。”
呃!
道理都懂,只是這么直接好嗎?
呂武說道:“你請示楚侯。我以為楚侯懂我之意。”
公子午肯定要請示的呀。
事后也證明楚君熊招是個敞亮的君主,就是依然拒絕接受周天子賜祚肉。
呂武見無法盡善盡美,換了個楚君熊招在登臺會盟時宣布去掉王號的要求。
這一次楚君熊招答應得很痛快。
會盟順利舉行,中間一點意外都沒有發生。
列國的君臣聽了盟書內容,見沒有商議止戈,更沒有談及朝貢的事情,一個個懵逼之余再聽到楚君熊招親口宣布去掉王號,換成了臉色呆滯。
“陰子。”楚君熊招試探性地問道:“再見陰子,想必你我便可把臂言歡?”
呂武就知道楚君熊招猜出了什么。
楚君熊招是一國之君,有資格跟他“把臂”的人也只能是一國之君。
“我料有那一日,你我或將盟好。”呂武說道。
這一下,楚君熊招臉上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