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先向東到“黃父”才拐向南走,沿著少水之旁來到“原”。
這個“原”曾經一度屬于陰氏,后來呂武轉手出去,最終落到了范氏手里。
到了“原”時,他們碰上了曹國的隊伍。
換作是以前,曹君姬負芻哪怕不邀請呂武等人過去飲酒作樂,少不得派人過去示好。
現在嘛?曹國的隊伍就好像是沒看到呂武三人的大軍似得,邀請什么的別提,同時也沒有趕緊躲開,采取了當睜眼瞎的舉動。
曹君姬負芻這種舉動是什么意思?大概是憎恨陰氏、范氏和荀氏竟然從晉國脫離,明知道三人很快就會跟自己平起平坐依舊擺臭臉吧。
從這里也能看出一點,曹國是真的愛護晉國,比某些晉人更希望晉國能夠長盛不衰。
“曹伯(爵位)純善、憨直。”中行吳給了這么個評價。
士匄忍住翻白眼的舉動。
呂武則是心想:“姬負芻可是干掉自己的兄弟才成功上位,哪來的善良和憨厚。”
后面,有曹國的貴族悄悄來了呂武這邊。
這個曹國貴族也不知道是被授意,還是自己有什么小心思,帶來了曹君姬負芻病重的消息。
帶著重病去參加周天子要舉行的冊封儀式?是臨死前想要玩場大的,還是純粹想去見證歷史呀???
呂武接受了這個叫陶吉的善意,贈予厚禮,云里霧里地提到了一些靜待后續交往的話,讓家臣代為送客了。
他們靠近單國時,已經能夠看到田野之中有人在忙于春播。
負責迎接呂武等人的是現任單公姬蔑。他是姬朝的孫子,前一任單公……也就是姬朝的兒子已經薨逝。
單公姬蔑看著那一眼看不到盡頭的大軍,對旁人說道:“三家之盛,駭人聽聞也。”
光是呂武帶來的軍隊就超過五萬,也就是一個三萬七千五百人的“軍”,再加上兩萬的騎兵。
士匄不知道是闊綽還是為了震懾不服,帶來的軍隊足有七萬五千,也就是兩個“軍”。
中行吳帶的軍隊少一些,卻也有一個“軍”。
不是聽說而是一個事實,各個來“洛邑”的諸侯,其中帶兵最多的是齊君呂光,問題也就帶了五千人的軍隊。
家大業大的楚國,他們的使節是在任大司馬蒍子馮,隨從加上軍士只有千人左右。
單公姬蔑不知道是本來就想熱情,還是看到三家的軍容鼎盛被嚇到,反正是用著無比的熱情進行迎接。
真正與單公姬蔑接洽的人卻是韓起。
現在韓起是晉國的元戎,他出現在周天子的敕封儀式是跟陰氏、范氏和荀氏交易的一部分,將會代表晉國接受三家的和平分離,承認三家以后也是諸侯之一了。
這個當然還是呂武的手筆,換作士匄或中行吳根本想不到要那么做。
而有了作為晉國元戎的韓起在場,包括承認分離與身份對等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名正言順啊!
因為陰氏、范氏和荀氏在城邑上做出了一些妥協,誰也無法罵韓起一聲賣國賊,相反還要稱贊韓起在損失無可避免的情況下,為晉國爭取了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