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對漢國前往救援的軍隊一毛不拔,連事后怎么進行感謝都一字不提,有這么求援的!?
如果漢國出動一個“軍”和兩萬騎兵,等于說有至少五萬七千五百個家庭今年不用交稅了,再加上維持后勤體系需要至少七到八萬人,基本也就是十三萬個家庭完成了今年對國家的義務。
好了,十三萬個家庭不交稅,國家還要擔負出征的一切花費,將士戰死沙場甚至要擔負體恤,并不是簡單一出一入的問題。
以后世的經濟體系來算,比如漢國每年能夠收上來一億錢,出兵五萬七千五百人需要耗費三億錢,一次出兵就是三年的國家收入沒有了。
當然了,目前時代的經濟體系不是那么算的,真要算錢幣,漢國一年的收入并不止一億錢。
當前真正交納錢幣反而是少數,大多是糧食和布匹。而糧食和布匹其實不利于長久儲存,要不然就會發霉掉,還有各種蟲子、老鼠之類的禍害。
在呂武決定出兵援救范國之前,大臣們就將出兵的耗費計算了出來。
這一次漢國出動一個“軍”和兩萬騎兵南下,頭一年的用兵會消耗大約漢國一年的收入,要說出兵初期的耗費倒是沒怎么大,要看戰爭會打多久,打得越久的話,后續的耗費就會越大。
為什么打越久耗費會越大?總是會有一個補充兵源的過程,再來就是大量勞動力服務于戰爭,減少了國內的生產。
關鍵在于現在講究出兵必須有收益,不賺就算是虧。
現在,劉明說范國很艱難,漢國出兵救援范國,范國什么回報都無法給漢國,算什么事?
“漢侯,漢侯,漢范一體……”劉明看到呂武已經站起來,掃視在場漢國大臣看到的是全部一臉憤怒,趕緊大聲喊道:“寡君愿贈三戎之地!”
啊?
范國是在三戎那邊有一塊飛地,以面積來算并不算小,約有個三五萬平方公里。
只是,范氏在三戎那邊的地盤都是“生”地,也就壓根沒有經過開發。
現在這么個年頭,只有筑城了又開墾才算是疆域范圍,其余都只能算是無主之地。
拿無主之地當成對漢國出兵的酬勞,還是沒有人煙的無主之地,確認不是在搞笑的?
“寡君非落井下石之人。”葛存慢悠悠地說道。
劉明愣住了。
什么意思嘛?
意思就是說,范國對漢國的好意非但不夠重視,并且范國的回應惹到漢國啦?
“漢侯,若我極弱,無以抗衡于楚,乃至我滅,使鄭得復,不利漢國多也。”劉明說道。
呂武腳步頓了頓,繼續邁步頭也不回地離開。
他進入走廊才看到呂陽躲在這邊偷聽,兩父子還差點撞上。
“父親?”呂陽趕緊跟上呂武,低聲說道:“不若合楚滅范?”
早就有楚國的使節團來到漢國,只是一直以來沒有得到漢國足夠份量的大臣接待。
呂武聞言停下腳步,一雙眼睛深幽幽地盯視著呂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