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將眾人一一掃視過去,心中有所感慨,不禁說道:“我等相識于年少,如今皆老矣。”
當初,智朔顯得意氣風發,一副在智慧上舍我其誰的架勢,卻是偏偏被魏相壓得不得翻身。
那個時候,三郤風頭一時無兩,尤其以郤琦最能惹事,每每搞得郤犨和郤至需要幫忙擦屁股。
公認的老好人韓厥看似人緣不錯,實際上卻是被大家敬而遠之。
看上去很貪婪,實際上也真的是夠貪婪的智瑩,他的風評屬于兩極化,喜歡的特別喜歡,討厭的也特別討厭。
中行偃年少時倒霉,成年后更倒霉,一度差點帶著荀氏和中行氏跌入深淵。
在那個時代留下最深痕跡的欒書,屬于是一個公認的老陰逼,哪怕沒有因為弒君被程滑殺死,后面也絕對會是一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還有誰?
這些人曾經廝殺風云,一言一語能夠影響千人萬人,還能使得列國動蕩不安,大多數骨頭已經能夠敲鼓。
呂武腦海中出現了魏琦和魏相的長相,慢慢一個更年輕的少年面容更加清晰,這人叫魏武,一個本來不會出現的人物。
“說甚老矣。”士匄一陣‘哈哈’大笑,結果又是一串咳嗽,擺出不服老的姿態,卻是話說得有氣無力,道:“當年我等可楚都閱兵,飲馬大江,如今亦可!”
還說不服老?年輕才不會動不動追憶過去,不老回憶什么崢嶸歲月。
感慨也就讓呂武稍微傷感那么一下下,不會因為一時的感情波動而去變更家國的發展策略。
韓起率先說起了陳國、蔡國和沈國被楚國吞并的事情,重點提到楚國沒有留下三個被滅國家君王的子嗣。
這種段人傳承和絕其祭祀的事情,在整個春秋的過程中不是沒有,只是非常的少見。
時代已經進入戰國時期,以后除非是遇到氣量大的君王,要不然滅人國和絕其祀會變成常態。
呂武對于陳國、蔡國和沈國被楚國吞并其實并不感到意外,消息很早之前就收到了。
說起這三個國家,以實力來算也就是三流,他們之前還遭到了楚國的各種滲透,沒有呂武率軍南下“解放”了一波,遲早也是要被楚國消化掉的。
要說有什么改變,無非就是滲透陳國、蔡國和沈國的楚人被呂武命人殺掉或驅趕走,三國并沒有抓住機會自強自保,甚至又讓楚國派人輕易滲透和控制,自己找死又能怪得了誰?
吞并了陳國、蔡國和沈國的楚國,他們一下子能夠增加約四十萬左右的人口,到底是能夠消化掉成為國力的一部分,還是遭到陳人、蔡人和沈人的抵抗變成麻煩,應該是前者的機率更高一些。
呂武過來接觸士匄、中行吳和韓起,要說沒有擔憂楚國經過新一輪擴張變得更強大,那一定是假的不能再假的假話。
“齊國復滅萊國,莒國心生退縮,愿與齊國和談。”中行吳說了一件呂武暫時沒有收到消息的事情。
萊國覆滅了一次,國家的高層遭到了極大的重創,要說人口的損失倒是沒有那么嚴重。
在任何時代,一個國家的精英階層遭到創造,必然會使得那個國家就此出現走下坡路的狀況。這個就是為什么大胡子要下令集中大波波各階級精英,再去卡廷全部喂花生米的原因,主要就是哪怕無法進行徹底吞并,也要讓大波波就此一蹶不振。
以當前的時代而言,齊國弄死了絕大部分的萊國高層,其實就是讓萊國的統治力極大下降,明擺著就是哪怕能集結出一支大軍,沒有足夠多合格軍的官之下,大軍想不成為烏合之眾都難。
事實就是那樣,有再精銳的士兵,缺乏合格的軍官,失去了協調能力和配合度,基本也就等于不存在組織度。沒有組織度的軍隊,士兵的個體戰斗力再強,以集體而言就是一群烏合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