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午最先反應過來,贊道:“王上圣明!”
看看能不能瓦解對方的聯盟,乃至于拉攏其中的幾個,聯合起來坑一波漢國,是吧?
手段上面可能骯臟了一些,但是楚國從來不在乎這一方面的嘛。
熊招看向了一眾小弟,說道:“不谷,仰仗諸位多也。”
眾小弟的態度是:可別!
當老大的一旦需要用到小弟,超大概率不僅僅是小弟需要小小地奉獻一波,極可能是最大程度的要命。
熊招的目光定格在宋國統軍大將向戎,說道:“明日宋軍出營,邀戰韓軍。”
被點到名的向戎有點納悶,說道:“韓軍在‘密’,不在‘新鄭’。”
這事該知道的人,他們還能不知道嗎?
另外,楚軍的營地掛起了免戰牌,楚軍和其余小弟并不共處一個營寨,護身符的光環可沒有籠罩在他們身上。
熊招不再說話,示意公子午給向戎好好解釋解釋。
公子午說道:“正因韓軍主力不在,方有邀戰之舉。”
要不然,以為漢軍會對那些沒有掛免戰牌的各國之軍視而不見?
宋國等列國,他們其實也能選擇掛免戰牌,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免戰一波了。
愿意遵守規則其實都有一個前提,也就是雙方要有足夠的尊重,等于實力的差距不能太大。
以熊招看來,漢國根本不需要去尊重宋國等等的那些國家,理由是大象才不會去管抬起腳踩下,會踩死什么小動物。
向戎覺得還是楚國君臣會玩,邀戰一支實力弱小的敵軍,避免被更強大的敵軍進行打擊。
眾小弟離場,熊招說道:“令尹方才有不盡之言?”
公子午心態復雜,之前的話肯定不能再講,轉為說道:“漢王既有‘四晉歸一’雄心,無非兩種作為。展露漢軍強悍之姿,抑或使范、韓、荀兵力于戰場消耗。”
熊招說道:“強漢之姿?”
公子午點頭。
也就在今天,漢國的確已經展示了什么叫強漢,不止楚國在一波損失之后心里滴血,想必包括范國、荀國、韓國、宋國等等諸侯國也被嚇得小心肝噗通亂跳吧。
熊招沒有說什么“我楚國地大物博”之類的廢話來自我催眠,沉默了一小會,揮手讓公子午該干點什么去干。
翌日。
宋國的向戎按照楚國君臣的指示,派人去邀請韓軍交戰。
因為士匄薨逝的關系,從“密”那邊快趕到“新鄭”的韓起只是帶來了兩個“旅”的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