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要是控制住了“虎牢”的話,范國沒有亡國也跟亡國差不了多少。
“漢王……”劉明要說點什么,遭到呂武抬手的阻止。
呂武說道:“韓予我不宣而戰,已成悖盟事實。寡人不過問范將如何,取‘虎牢’勢在必行。如范不愿,亦可來攻,寡人絕不使大軍安危寄于范之行事無常。”
一直沉默的彘裘可算說話,道:“事已至此,多事無需再言。敢問漢王如此處置于我?”
呂武答道:“荀王使你歸國,有何深意,寡人不加理會。如何處置,寡人殺你不成?望你今后好自為之。”
這是要放了彘裘?那肯定是放了呀。
呂武又不是圖一時痛快,先有中行吳讓彘裘回國攪局,那就讓彘裘繼續自己表演好了,反正范國多一個彘裘或少一個彘裘對漢國也就那樣。
彘裘沒有什么死里逃生的喜悅。
要是按照以往的規則,以彘裘的身份不至于被殺死,頂多就是被擄走,認定是沒有性命之憂的。
現在嘛?各國的行事手段在進行演變,處在那種破壞規則,又是不破壞得那么徹底,一種很復雜的現狀之下。
“我歸國,為效力范國,絕不做荀王棋子。”彘裘也不知道是說給誰聽的。
呂武其實已經不想再聊下去了。
彘裘又說道:“韓王如何行事,行了何事,請漢王相信與范無關。”
呂武真想把那封密信甩到彘裘臉上,考慮到現在拿出來無法達到利益最大化,決定忍住了。
“寡人尚有要事,如二位無事,請歸各處。”呂武干脆趕人。
亂了方寸的劉明站起來。
彘裘卻是繼續坐著,問道:“漢王決意滅韓?”
是啊,怎么地啦?
現在韓起和韓無忌都回不去,又有一個“軍”的兵力在外無法自救,難道不是滅掉韓國的最佳時機嗎?
所以,呂武是絕對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
彘裘繼續說道:“我歸國前,荀與齊、魯、曹諸國停戰,荀王調兵向西。”
這個消息有點意思。
呂武很是平靜地說道:“此事我已盡知。荀軍向西助力于韓,抑或合漢滅韓,尚在猶未可知。”
韓國正式與漢國撕破臉。
范國處在跟漢國撕破臉也沒撕破臉的階段。
荀國還自認是漢國的小弟,以中行吳的行事手段,能幫韓起保住國祚會幫,一旦發現事不可為也不是不能伙同漢國一塊瓜分韓國。
“荀王……,實為多變之人。”彘裘講了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