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呂武絕對自信,也不是他心理變態了。
如果呂陽在呂武創造的條件下一再提升威望以及獲得軍隊愛戴,后面沒有發生什么不忍言的事情,代表著呂陽接手了統治漢國的權柄,漢國可能不會變的太好,但也不至于弄了個二代而亡的下場。
要是呂陽有點要對自己老父親下手的跡象?呂武會好好跟自己這個兒子玩一玩,父親生了就是兒子退場,兒子勝了老爹只會高。
到時候啊?呂武會非常理智,絕對不會給國家留下任何隱患,先一步處置并安置好其余的子嗣,不給他們卷入的機會,包括子嗣以及大臣卷入進來都是要有人間蒸發的心理準備。
呂武勝了呂陽就是病逝,呂陽勝了則是換成呂武病逝,參與的人一切都別想活,留下的是勝利者的絕對偉光正,什么奪位之爭是不壓根就不存在的。
這是有父親以及君王雙重身份的呂武所能夠做到的一切了。
“上將軍年邁了。”呂武說的是宋彬,笑瞇瞇地問呂政,道:“你未有統兵出征,今次可愿往東擔任監軍?”
宋彬絕對能稱得上高壽,換作是現代老早就該退休了,然而現在是有了什么權力抓在手里到臨死前一刻的時代。
年邁的宋彬其實已經不適合擔任上將軍,只是他雖然沒有什么輝煌的功勞,資歷就是擺在那里,即便是呂武都不好隨意更換。
“孫兒愿意。”呂政本能地感覺到有什么不對勁,對于能外出參與大戰則是非常心動,一時間壓下了內心的疑問,看上去很是熱切。
“此戰若無意外,你便只聽只看,勿要干涉將校,可明白?”呂武問道。
呂政的熱切感降低了一些,口中應:“諾。”
其實吧,東進的漢軍名義上是宋彬擔任統帥,然而宋彬就是當個招牌。
當然,呂武讓呂政去了只聽只看別干涉,東征漢軍實際做主人也不會是呂政。
實際上,東征大軍怎么打是由偏將霍擅拿主意。
不出現意外,霍擅也會是下一任的漢國上將軍人選。
霍氏啊?呂武剛崛起沒有多久,第一個投靠過來的中小家族,陰氏的第一批騎兵還是在吃掉霍氏之后才組建起來,后來慢慢接收其余家族以及異族牧人一再壯大。
呂武當然不會干出那種將軍隊長期交予一人,給搞出某支軍隊變成某人私兵的事情。
一直以來霍擅也是相當恪守本分,很是值得呂武的信賴。
呂武從懷里掏出一塊銅牌,一拋被呂政給接住,說道:“若必要,你可出示此牌,有何令大軍皆會聽從。”
君王,怎么可能沒有一些小牌牌,其中一塊還是各大臣以及大將都認得出來。持令牌的人下達什么命令,他們都需要無條件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