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喝了一口茶,確實不錯,又從隨身空間中拿出幾十顆青提子來。這東西對太乙作用不是太大,不過口味很好,于是就拿出來給玉鼎真人嘗嘗鮮。
二人在洞府中一番品茗,關系拉近了不少,玉鼎也不再一幅生人勿近的模樣了,說起話來語氣溫和不少,算是從陌生人上升到了普通朋友的關系。
“道友,我觀你道行已經穩固,以后有什么打算?是在這山中一直苦修下去嗎?”歇息一陣之后,太乙問道。
玉鼎真人道:“貧道沒有修行法訣,在山中苦修并無多大益處,所以原打算出去游歷,尋覓一個道行、德行俱佳的前輩拜師。不過正準備離開,就看到道友進入玉泉山。如今事情了結,我欲繼續云游。”
太乙心中暗喜:“實不相瞞,貧道的問題和道友一般無二,都是修行無路,離開洞府尋覓機緣,這才會碰上妖龍。”
說著,嘆道:“外面的世界危險啊,單一個人趴趴走,搞不好機緣沒尋到,先要埋骨他鄉。”
玉鼎真人看了他一眼,沒說話。
太乙見他不上道,只好繼續道:“為了道友的安全性著想,不如我們結伴同游,彼此有個照應,不知你意下如何?”
“這個嘛……”玉鼎真人思索片刻,點點頭道:“既然道友相邀,貧道自無不可。”
太乙心中一喜,同時暗暗嘀咕,這位似乎對我還有戒心?不是說愣頭青都好忽悠嗎?
不過考慮到玉鼎真人在后世,有義氣深重,足智多謀等評價,又不覺奇怪了。
想到這里,他又問道:“道友和我素昧平生,為何愿意為了貧道得罪那妖龍?”
玉鼎真人一臉認真的道:“你不是說那妖龍四處逼人加入妖族,肯定不會放過我的么?反正從你到來之后,我這里就暴露了,那就先留下你。萬一妖龍不如你所說,就將你交給他。要是如你所說,硬要逼我加入什么妖族,那我們兩個人聯手和他做一場,總好過我一個人對敵。”
太乙:“……”
時間倏忽而逝,轉眼間太乙在玉泉山住了一千多年。
當時約好了要一起走洪荒,不過考慮到修為低微,二人傳承又各不相同,于是便先在洞府中論道,彼此取長補短,希望能有所領悟,在道行上做出突破。
玉鼎真人根腳也很強大,本體是一尊四足玉鼎,乃是盤古牙齒所化,傳承中得了些盤古遺澤,對于煉體一道很有研究。
話說這個時候的先天大神,在未修仙道之前,元神和軀體齊頭并進,擁有相匹配的境界,并沒有如后來者一般,只修煉純陽元神,肉!體成了可有可無之物。
所以如太乙、玉鼎等,除了法術神通之外,近戰也是一把好手,只不過這種元神、**齊頭并進的方式,太過耗時費力,不如專修一門勇猛精進。
而且就算元神、肉!體同修,但真正斗法的時候,還是取決于最強的方面,專修元神也并不會影響實力,反而脫去身體束縛后,能更好的融于自然、上體天心。
太乙和玉鼎并沒有仙道修煉功法,此時雖然道祖已經講過一次道了,天仙大道早已經在上層大能中廣為流傳,只是這些人可不會沒事找事,將功法滿世界扔。
都說道不可輕傳,如果不加考驗就亂傳道法,學習的人為惡之后,因果業力可有一部分要算在傳法的人頭上。
故而二人交流的都是傳承記憶,那些也不是成系統的功法,更多是一些類似于大道感悟之類玄之又玄的東西,所以花費千年時光,才各有所得。
不過在這過程中,二人的交情倒是迅速升溫,深層論道,不免元神交流,涉及到論心,越是秉承天真之念,無我無物,越是能展現自己的道。一方若有歹意,那是絕對瞞不過另一人的。
太乙本來就沒有害玉鼎的心思,二人各自展現自身之道,漸漸也就放下了戒心,胸懷坦蕩之下,差不多修為、根腳、年紀的人,很快就建立了穩固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