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他們研究了部隊的訓練、桃花洞內部的建設等問題。
散會以后,高寒叫來了禹縣水利科的兩個工程師。
這兩位年輕的工程師一個叫梁報國,一個叫岳林。當時由于時間關系,高寒對他們也沒有做過多的解釋,直接就把他們帶上山來。或者說,直接把他們綁架上山來的。他們的心里難免憤憤不平,在見到高寒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很自然地流露出了不滿的神態。
山洞里沒有任何建筑,高寒的住所只是臨時在山山洞的一角,用木板和黑布臨時隔開的。
看到梁報國、岳林二人進來,高寒取出了兩個精致的鐵皮盒子,用英語問道:“咖啡或者茶?”
梁報國、岳林雖然也知道高寒等人是抗日的隊伍,但是他們粗暴的土匪作風仍然令二人十分不滿。自從他們被強迫上山那一刻起,暗地里不知道罵了高寒多少句?其中,罵他無知粗鄙話的更多一些,在他們的心目中,高寒就是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土包子,是一個不識字的土匪。
高寒這樣的開場白,一下子就震撼住了二人。
看到二人驚詫的的樣子,高寒說道:“你們兩人是清華大學建筑系高材生。清華大學是我國教育界的驕傲,你們能夠進入這樣的優秀的大學接受教育,實在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
在找梁報國、岳林二人交談之前,高寒提前做了一些功課。他的腦海中儲存著大量的關于清華大學的相關資料,認真仔細的進行了研究。
高寒跟他們二人的談話,就從清華大學談起。無論是校園里的建筑風格、文化氛圍、知名教授、出身于清華大學的名人、在科學界做出的重大貢獻等等,高寒都如數家珍,比起他們這二位清華的學子了解的更多、更詳細。以至于他們二人都以為,高寒也曾經是是清華大學的學生。
對于這個問題,高寒的解釋是,他的一位朋友是清華大學的一位知名教授,自己曾經多次去過清華大學看望這位老朋友,因此對清華大學的事情比較熟悉。
共同的熟悉的話題,迅速拉近了他們之間距離。
隨著談話氣氛的逐漸升溫,高寒首先對梁報國說道:“你叫梁報國,這個名字多好啊!我相信你的父母為你取這樣一個名字,就是為了讓你長大以后,能夠成為一個報效國家的有用的人才。
梁報國這個名字,應該這樣解釋:在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之際,你應該積極投身抗日斗爭,就像《義勇軍進行曲》中所說的那樣,冒著敵人的炮火奮勇前進,承擔起報效國家的責任,成為中華民族脊梁的一部分。”
這番話聽得梁報國熱血沸騰,他不禁呼吸沉重,雙手握緊了拳頭。
高寒又轉向了岳林,他道:“你叫岳林,如果我記得沒有錯的話,當年叱咤風云的抗金英雄,岳飛岳鵬舉,他就有一個兒子叫做岳林。
俗話說同一個姓氏,500年前是一家。你作為一個岳家的子弟,面對著與你當年的岳飛相似的環境,是不是也應該積極投身抗日運動,在保家衛國的偉大斗爭中,成為一個民族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