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的小隊長十分高興,指揮著部下沖了上去,占領了敵人剛剛放棄的陣地,沒想到他們剛剛沖上陣地,馬上又受到了來自不同方向的敵人的打擊,當場又死傷了好幾名士兵。
鬼子的小隊長看到前方又出現了好幾個敵人的火力點,他只好再次分兵,壓制敵人其他火力點的火力,進攻最近的敵人的火力點。
跟剛才的情況差不多,他指揮著士兵,朝著敵人的火力點發動了進攻,打了大約五分鐘,又付出了三名士兵傷亡的代價,打跑了敵人。當他指揮的部隊占領了敵人的剛才的陣地時,立刻又受到了來自不同方向了的敵人的打擊,他實在弄不清楚為什么敵人會有這么多的防御陣地。
其實,敵人并沒有那么多防御陣地,他們只是在不停地轉換防御陣地,每一處防御陣地只堅持短暫的時間,就立刻撤退,然后退到其他的防御陣地后,重新設置防御陣地。當日軍沖上來的時候,由其他幾處火力點對日軍進行打擊。
日軍進攻任何一個火力點,這個火力點僅僅防御五分鐘,就再次后退,就這樣補充團的官兵們不斷地轉移陣地,但是始終保持了足夠數量的防御陣地,對敵人進行打擊。
在南峰山阻擊敵人,不僅僅是戰區司令部的那些高級長官們感到擔心,就是秦峰、關烈等人也都信心不足。
補充團的官兵們全都是菜鳥,讓他們正面阻擊敵人,被敵人大炮一轟,很有可能再次崩潰,要想讓他們敢于阻擊敵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俗話說,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要想不讓新兵崩潰,就不能讓他們扎堆在一起,避免因為少數人害怕、逃跑,而引起連鎖反應。
高九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把整個補充團的部隊,以連為單位,散布在公路周圍的山上,只要在步槍能夠威脅到公路上的日軍的范圍內就行。每一個連隊以班為單位,相互之間距離50米左右,依靠自然條件作為掩護,設置阻擊陣地。
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補充團的官兵們聚集在一起,被敵人的炮火大量殺傷,同時,這個零散的阻擊陣地,又可以互相掩護,防止敵人進行包抄,給士兵們心理上帶來安全感。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高九給他們規定的任務是,每一個阻擊陣地遇到敵人的進攻,只要能夠堅持五分鐘,就可以撤離陣地,然后換一個地方繼續設置伏擊陣地。
同時高九規定每一個阻擊陣地,必須堅守五分鐘,如果在五分鐘之內放棄陣地,就被視為逃兵,要執行戰場紀律,就地正法。如果堅守超過五分鐘,戰后會有相應的獎勵。
這樣做同樣是出于心理上的考慮,士兵們都會認為,我只要堅持五分鐘就能夠撤出陣地,他們就不至于絕望,產生崩潰的心理,因此他們就能夠認真地堅守陣地。
不要小看這樣的辦法,日軍要想攻破補充團的陣地卻很難做到,他們會感覺到敵人的陣地無法攻破,只是在不斷地后退,但是卻始終會擋在前面,日軍會持續不斷地受到補足團的阻擊。
那些沒有遭到敵人攻擊的部隊,就用火力打擊公路上的敵人。同樣,那些受到攻擊的部隊一旦敵人撤走,他們再返回原來的阻擊陣地,繼續打擊公路上的敵人。
在戰斗打響之前,秦峰掌握著韓長庚的警衛連和第62師的那個機槍排作為機動部隊和預備隊。
由于不需要費力氣構筑工事,因此,補充團很快就完成了伏擊陣地的布置,就等著日軍的增援部隊經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