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雪的身份在他們的心目中的地位,要遠遠高于高九。看到她跟高九一幅金童玉女的畫面,高九的地位在萬耀輝的心目中也陡然上升了起來。不得不說,歐陽雪無形之中提升了高九的地位。
高九和萬耀輝互相做了介紹,萬耀輝態度恭敬地說道:“歡迎高先生、歐陽小姐和各位先生,大使先生原本是要來親自迎接各位的,他剛剛去處理了一件公務,一會趕回來參加對各位的歡迎宴會。”
巴澤爾急于回家,想看望自己的父母親人,以及自己心愛的戀人,他滿臉興奮地對高九說道:“高先生,你們的接風酒宴我就不去參加了,我先回家去了。您交代的事情,我馬上就去聯系。”
高九取出了一個信封,遞給了巴澤爾,親切地說道:“回去后,替我向你的父母雙親和家人問好。”
高九和巴澤爾的談話用的是德語,萬耀輝這才發現,高九的德語竟然說得如此流利,甚至超過了他這個原來就在德國留學,后來又在德國長期工作的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他對高九的敬意又增添了幾分。
巴澤爾高高興興地離開了,在回家的路上他打開了信封,頓時更加高興了起來,信封里面是一萬德國馬克,即使巴澤爾家的經濟條件不錯,但是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巴澤爾十分開心,他歸心似箭,催促著出租車司機加快速度,說道:“請您開快一點,我愿意付給您雙倍的車錢。”
中國駐德國大使何鳳山,接到國內發來的電報十分為難,感到壓力山大。這批武器的事情,他不僅讓武官李暉催促了多次,他親自去和德國交涉了幾次,也沒有任何結果。高九在蘇聯方面取得的成外交成就,更增添了他的壓力。他抓緊時間和德國外交部聯系,希望能夠在高九到達德國之前取得進展。他多次跟德國外交部進行聯系,希望與德國的高層人員進行會談。
就在高九等人即將到達柏林的時候,他仍然沒有得到什么回復,于是就親自去了德國外交部,再做最后一次努力。
德國外交部。
何鳳山剛走到德國外交部辦公大樓的門口,就看見日本駐德國大使從里面出來了,兩國敵對的立場,令二人彼此仇視。兩人互相瞪了一眼,日本大使面帶輕蔑的嘲笑,趾高氣揚地離開了。
看到何鳳山進來,德國外交部副部長就攤開手說道:“我知道你要說什么,你也看到了,日本大使剛走。我們和日本有協議,這件事你就不要讓我為難了。”
何鳳山說道:“我想求見你們的元首,請幫忙安排一下吧。”德國外交部副部長把頭搖得像個撥浪鼓,他說道:“不可能,元首是不會見你的。老朋友,這件事情你們就不要再提了,元首已經定了調子,不參與中日之間的事情。”
不等何鳳山再說什么,德國外交部的部長就說道:“實在是對不起了,大使先生,我馬上還有其他的公務要處理,恕不奉陪了。”說完他就離開了。
何鳳山站在那里,心情十分的難過。他不僅僅是因為自己辦不成這件事情而感到自責,而是因為他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弱國無外交,無論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民國時期的中國實在是太孱弱了,在西方人的眼中,他們貧窮落后,就是東亞病夫。他們面對中國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有一種輕視的態度。作為中華民國的外交人員,他們會有一種壓力和屈辱的感覺。
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guo民政府的外交人員真的很不容易。guo民政府四處爭取援助,國外的外交人員在十分惡劣的國際環境下,努力工作,為政府去爭取援助,為國民政府努力爭取在國際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