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高九隨即又向古斯塔夫拱手致意。
古斯塔夫示意高九和威廉落座。威廉坐到了古斯塔夫的身邊,高九坐在了大人物的斜對面。
高九很有禮貌地用目光注視著大人物的下巴,用眼睛的余光留意著大人的眼睛。
大人物好奇地打量了高九一會兒,半晌沒有出聲。他的沉默是一種巨大的壓力,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會愈發的緊張。
高九十分坦然,臉上始終帶著輕松自然的微笑。
大人物終于開口了,他說道:“來自中國的年輕人,我對你的事情有些好奇。聽說你是一個土匪,為什么能夠代表你們的政府前來德國呢?”
高九說道:“尊敬的大人物,我的身份,確切地說是中國民間抗日武裝。我和guo民政府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共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自然可以成為國民政府的代表。”
大人物對于中國國內的政治格局還是清楚的,他微微點頭,接著問道:“我聽說過你的事跡,在對日作戰中,你取得了很多出色的戰績。看起來日本軍隊的戰斗力,并不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強悍。可是,你們的政府的軍隊,為什么總是失敗呢?”
聽到這里,高九這才明白了何鳳山為何再三提醒他,說話要注意分寸。大人物的話里,明顯的就是輕視guo民政府,這里面真的有維護guo民政府尊嚴的問題。
高九想了想后,不卑不亢地說道:“尊敬的大人物,實事求是地講,日本是一個工業化強國,雖然比不上強大的德國,但是他們的軍隊無論是裝備還是訓練,都強于guo民政府軍隊.戰斗力還是十分強悍的。因此,以guo民政府的實力,在目前的情況下,戰場上的失利也是正常的。
但是這種情況也是暫時的,隨著戰爭的持續,情況是會逆轉的。”
大人物有些疑惑地問道:“聽你的口氣,中日戰爭的結果,似乎還會出現反轉?你對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是怎么看的?”
在大人物的心目中,中國不是日本的對手,失敗是必然的。
高九說道:“尊敬的大人物,中日戰爭是一場持久的戰爭,但是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屬于中國人民的。”
如果是這話是別人,也包括何鳳山等人說的,大人物是絕不會相信的。可是高九有著不敗的戰績,而且,經過古德里安的大力推崇,大人物對高九的意見還是重視的。
他說道:“你為什么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中日之間雙方國力的差距是很大的,中國靠什么來扭轉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太祖他老人家的著作《論持久戰》,是最經典的。
高九恭敬地說道:“在我們國家,有一位了不起的偉人,他寫了一本書,叫做《論持久戰》。他認為,日本是一個小國……”
高九把論持久戰的觀點向大人物做了介紹,大人物聽完后頻頻點頭,說道:“說得有道理。如果最終日本失敗的結局,的確可能是因為他們國家的地理位置、國土面積以及人口等資源的先天不足……”
說到這里,大人物皺起了眉頭。他在說日本的時候,想到了德國。德國跟日本的情況也有相似之處,本身的國土面積小、人口數量也不夠多、資源也相對匱乏,這些都是德國的短板。
德國最終走上了擴張的道路,瘋狂地發動戰爭,就是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如果日本因為這種情況最終走向失敗,德國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