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謝齊再次來到了臺州。
橫店那邊的文戲已經結束了,廣州街正在修建,等到最后的一場戰爭戲使用。
臺州這邊也只剩下最后一場戲了,也就是虎門海戰。
“肖總,這位是姜華,關天培的扮演者。”
謝齊并不是一個人來的,還把劇組的其他演員都帶了過來。
《鴉片戰爭》參演的演員眾多,分成了好幾個組,肖淺也沒有見過所有人。
“前輩辛苦,接下來的戲,可就看您的了。”
肖淺和姜華握手,對這位演員十分的欣賞。
姜華年約五旬,從藝三十多年,雖沒有多大的成就,但兢兢業業,演技精湛,任勞任怨。
“這一次參演,著實讓我學習到了許多東西。期待日后還能跟肖總多多合作。”
姜華笑起來很爽朗,讓人心生好感。
不過他說的話卻是真心的。
出演肖淺的電影,節奏和國內的其他作品相比,完全不同。
這里的程序嚴絲合縫,一環扣著一環,根本不允許演員有任何的懶散。
除此之外,劇組做的人物分析報告和資料又詳盡的令人發指。演員拿到手里,只要認真看過,立刻就會形成一個初步的認知,明白這個角色該怎么演。
姜華拍了那么多年的戲,還是第一次看到劇組這么干的。
最讓他不習慣的,還是臺詞節奏。
中國的演員,太過于講究貼近生活化的演技,所以在說臺詞的時候也會拉長調,其中摻雜很多的情緒。
但肖淺的電影,風格凌厲,要求演員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強烈的爆發,盡快地完善角色的形象。
剛開始演的時候,姜華連續NG了好幾次,心里七上八下的,格外忐忑。
還是寧瀚幾次三番地開導他,并且拿著劇本給他逐條講解,才讓他漸漸適應過來。
姜華本來還覺得這么拍的東西不對味,但從監視器里看過片段之后,心底無比的驚詫。
這真的是自己演出來的東西?
不知道為什么,竟然有一種超級大片的感覺。
“肖總,就這么幾條船,拍全景的話,能拍出效果來嗎?”
謝齊湊在肖淺的身邊,擔憂地看著天空中盤旋的直升機,十分的擔心。
最后的虎門海戰,檣櫓如林、風帆如云的英國艦隊,是最大的看點。
可此時的海灣里,卻只有那么七八艘戰艦。哪怕盡最大的努力鋪展開來,但依舊有巨大的空檔。
和遼闊的大海比起來,始終顯得過于零落。
肖淺卻不擔心這個問題。
“后期制作的時候,會用電腦特效合成技術,對現有的艦船進行復制,那樣呈現出來的畫面,就會壯觀的多。”
說話間,各部門都已經就位。
肖淺給了寧瀚同意的手勢后,拍攝開始。
雖然臺州這邊的戲都是肖淺在負責,但肖淺親自上手的時候并不多,而且基本上交給了寧瀚。
這位星光影視的第一導演,可是肖淺的重點培養對象。
目前星光影視的導演中,能夠獨立駕馭電影的并不多。但日后星光影視必然要大舉進軍電影行業,充沛的人才儲備,是肖淺最急需的。
先把寧瀚磨練出來,然后再帶出其他人,屆時星光影視的導演隊伍才會夠用。
隨著寧瀚一聲令下,海灣里的戰艦紛紛啟動,漸漸組成了縱隊。
看到這一幕,謝齊嚇的煙斗都掉了。
“這……這些船能動?”
肖淺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
“這些都是真船,為什么不能動?”
謝齊一個勁地哆嗦,眼睛里滿是心疼。
“何必要弄真的?這多浪費錢啊!”
肖淺的眼睛已經隨著戰船貪婪地移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