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在這燕支山腳下建立城池,這不用說肯定是那位洞玄真君的教導。
既然是那位真君的布局,他又何必多事?
當下只是前往燕支山下,宣讀了詔令,就帶人返回。
這夜,王延壽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道人對他說道:“君有后福,子孫長保富貴。”
王延壽就道:“我向來仰慕仙人,恨不得入山修道。只是如今年齡已長,再無機會。愿讓我家頑劣,跟隨真君修行!”
“可!”道人點頭答應,化作金光消散。
王延壽從夢中醒來,臉上就露出笑意。
與此同時,矦青云的臉上也顯露出笑容來:“這是一個聰明人啊!居然已經看出了仙道大盛的趨勢……”
原本青華世界的總體趨勢是人道日益昌盛,尤其是茅屋派將火器傳入之后,就更是如此。
大宋朝廷漸漸就已經有著壓住了仙門之勢,太真山的覆滅更是代表了人道勢力的鼎盛。
然而一場大劫卻打斷了這場趨勢,大宋朝廷精銳軍隊幾乎全軍覆沒,腹心之地,幾乎成為白地,轉而要依靠六大仙門才能維持存在。
更重要的是一場大劫,更是促使了大道玄機的轉變,靈氣變得越發濃郁,法術的威力越發強大。而火器開始失效。
有遠見之人,已經可以看到仙道盛世的到來!
只是沒有想到一位普通的顯貴子弟居然也看到了這個趨勢,居然用家族的長保富貴,來換取一個修行機會。
這般眼光決斷,都不由得讓人贊嘆!
矦青云感受著天地靈氣的涌動,尤其是地脈靈氣日益增強,幾乎要比大劫之前,強了一成。
而且,這種增強還在繼續!短時間內看不到結束的跡象。
而中土地方,地脈靈氣已經增強了三成。
似乎地脈靈氣從中土開始增強,然后向著四周擴散。這也就難怪仙神們對于中土趨之若鶩!
薛懷安寧愿放棄福地,也放棄地祇大神的修為,從真仙開始也要返回中土。
不過矦青云另有打算。
另外雞頭不為鳳尾。
三千雪山之地雖然比不得中土,但是這里也有著廣大地脈。足以開辟洞府的靈脈山峰數十座。
這些都是日后茅屋派的晉升七大仙門的根基。
而回到中土,自然不可能讓他占據如此多的靈脈。
不過中土朝廷的冊封也不是沒有好處……
若只是一個名義,又何必派遣一個使者,萬里迢迢的前來冊封呢?
單單只是一個名義,沒有實際好處,那大宋朝廷又如何籠絡矦青云呢?
而他矦青云又何必接受呢?
此時,矦青云就能夠感覺到,隨著自己接受冊封,冥冥之中,不斷有著一股力量涌來,那是人道之力。
這股強大的人道之力,雖然遠不足以讓福地化為洞天。
但是卻已經足以讓矦青云從靈仙成就地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