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鐵木真聽得很認真,德薛禪又笑著說:“而我們所在的老林子,在興安嶺的南面,掛甲豬的甲又有些不同!”
興安嶺南面的老林子中,嶺上沒有紅松,只有落葉松,這里的大公豬,則喜歡在柞樹和落葉松樹干上蹭癢。
由于柞樹的木質很硬,時間一長,大公豬的身子兩側,慢慢地形成了很多老繭和軟骨一樣的東西。
當大公豬變成了老孤豬,毛發也變成了花白色,身子兩側只有一層薄的松油和泥沙,但起主要防護作用的,則是里面那層像老繭和軟骨一樣的花白軟甲。
掛甲豬的甲,不管是硬甲還是軟甲,都非常堅韌,弓箭射不透,刀子插不進。
老孤豬的上犬齒有近十公分長,呈弧形向上彎曲,幾乎要長到肉里去了,而下犬齒又有近十五公分長,從側面向外斜。它們的脾氣暴躁,性情孤僻,一旦發起怒來,連山大王都要忌憚三分。
它們最擅長的,就是“一拱二挑三咬”,先沖上來將對方拱倒,再用鋒利的獠牙一挑,劃開對方的肚子,再咬住不停地甩動。
“一般的大公豬,都難以對付,何況掛甲豬有硬甲或軟甲保護,更難以對付。因而忽魯叔叔才提醒我們,大家都要小心才是!”
“掛甲豬的甲,可以刀箭不入,我們女真人的將軍,還常用它來制作盾牌,輕巧又耐用。”忽魯補充說。
聽到這里,德薛禪突然想起了什么,便對忽魯說:“如果有機會,我們殺掉這只掛甲豬,各取一側的豬皮,制作一個盾牌來試試。”
忽魯同意了:“首領說的是,如果有機會,就殺死它,看看它的甲到底有多堅韌!”
阿里不又補充說:“這里的溪水中,有很多大的細鱗魚和草根魚,大公豬吃膩了堅果,便將獠牙作為叉魚工具,進入溪水里叉魚吃。除了吃魚,林子里、溪水邊還有很多美味的蛤蟆可以吃,因而這里的老孤豬,體形比常見的更大一些。”
下午捕獵時,忽魯和德薛禪這一組主要捕殺狍子,由于狍子太多,也不用跟蹤,他們將人員分成了兩隊,一隊負責帶著獵犬,去嶺上的林子中,將狍群趕下山,而忽魯和德薛禪這一隊,則負責進行伏擊。
德薛禪有感于獵犬的表現:“忽魯,你們女真人不愧是漁獵為生的民族,馴養出來的獵犬,今天總算是見識了。它們跟在主人的身邊,一旦發現獵物,總是按主人的口令,跟在頭犬后面行動,從來不亂吠亂跑。獵人、頭犬和普通獵犬配合得這么好,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不過,有一件事,我還是有點不明白,當獵犬追著狍子,進入我們的伏擊圈,狍子被箭射中后,它們本來可以直接向狍子的脖子下口,很容易就將狍子咬死。它們卻讓我很失望,有的總是咬耳朵,有的總是咬后腿,狍子已經跑不了,還需要獵人上前用棒打,才能使狍子放棄掙扎,這又是為什么呢?”
沒有直接參與狩獵的鐵木真,坐在篝火旁,早就想聽下午狩獵的故事,聽德薛禪這么一問,頓時又來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