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在抓夏膘的時候,孩子們也在瘋長。
當然,這些主要都歸功于奶制品,因其具有豐富的營養。
整個夏天,奶的產量豐沛,除了牛奶,蒙古人有喝不完的羊奶和酸馬奶。
草原上的三種鮮奶之中,羊奶偏于溫補,牛奶是平補之物,而馬奶偏于清補,能清身體的熱氣,最適合在夏天喝。
新鮮的馬奶,跟牛奶一樣,香甜好喝,鐵木真與其他蒙古人一樣,不喜歡喝鮮馬奶,更喜歡喝發過酵的酸馬奶,因喝進肚子里,有一種氣泡感。
由于孩子多,訶額侖和速赤吉勒不得不經常制作酸馬奶。
用過早餐后,兩個女人將有駒的騍馬拴住,等馬駒吃過奶,便把馬駒拴在騍馬身邊,開始將馬奶擠到皮桶里。
接著,她倆將皮桶里的馬奶,倒入很大的皮囊中,為了將馬奶中的脂肪分離出來,便把專門攪奶的長木棒伸進囊中,開始不停地攪動。
攪的時間一長,皮囊里充滿了氣泡,馬奶就發酵變酸了,但還不能停手。
攪的次數越多,酸馬奶的口感越好,可惜兩個女人沒有時間,訶額侖使用了蒙古人常用的,省事而簡便的方法:將裝著馬奶的皮囊,捆掛在馬鞍的兩邊,然后將馬趕出去,馬在奔跑過程中,馬奶受到顛簸也可以發酵,到時將皮囊取回來就可以了。
發過酵的馬奶,撇掉浮在面上的脂肪,當味道不怎么辛辣時,酸馬奶就制成了,入口后有一股氣泡感,同時還有濃郁的奶香味,由于含有一定的酒精,也是草原男子常喝的馬奶酒。
酸馬奶是涼性的,在炎熱的夏天喝了,非常利尿解渴,是草原人最喜歡的飲料。由于營養物質多,一旦受傷造成流血過多,容易產生休克時,蒙古人還通過喝酸馬奶,來迅速補充體力。
夏天的奶源豐富,卻不易保存,訶額侖便將多余的奶制作成了黃油、奶皮子和酸奶干等奶食。
將新擠的牛奶,放在皮桶中靜置一夜,到了次日,表面便凝結成一層油皮,這就是奶皮子,奶皮子熬制過后,就是黃油。黃油除了吃,還可以用于治療傷口。
新鮮牛奶經過加熱,撇去表面的奶油,凝固起來的東西,用馬尾巴切割成片,晾干后就是酸奶干,由于太硬,吃以前要用水或奶茶浸泡一會兒。
天氣很熱,得開始剪羊毛了。剪羊毛也要把握好時間,天氣過冷,羊容易感冒,天氣過熱,羊又容易中暑。
當蒙力克將自家的羊關在柵欄里,帶著妻子和兒子,開始剪羊毛時,鐵木真一家也忙碌起來。
鐵木真帶著哈撒兒、別格帖兒和別勒古臺,負責將羊拉出柵欄,用繩子分別將前肢和后肢捆在一起,訶額侖和速赤吉勒則負責剪毛。
當皮毛厚實的綿羊剪去毛后,身子立即變得很單薄,連最小的帖木侖,也指著這些不倫不類的羊笑了。
當大家忙碌時,帖木格帶著帖木侖鉆進了羊柵欄,弄得兩手一臉全是羊糞蛋,又成了大家的笑話。
剪羊毛要花費很多時間,由于一群孩子的參與,氈帳內外充滿了歡聲笑語,這是自也速該死了后,難得一見的歡樂時光。
剪完羊毛,訶額侖和速赤吉勒拿出家里的羊皮等皮張,用發過酵的羊奶熟皮,熟好后存放起來,冬天就可以給一家人做皮袍和皮被了。
在夏天,他們一家只吃奶制品,而不吃肉,即便有牛羊馬死了,訶額侖也將肉切成條,晾在氈帳外面,放至秋天奶少時,才拿出來吃。
蒙力克一家也是如此,都在吃奶制品,闊闊出很久沒有吃肉,很是有些饞,總是纏著阿爸,說要吃烤獺肉。蒙力克很是疼愛這個兒子,只得帶著闊闊出、鐵木真和哈撒兒上山。
地狗子已經還了,蒙力克也沒有帶獵犬,只得采用另一種方法,來捕殺獺子。
大的獺子洞前,都有一個活動的平臺,獺子吃飽后,便在平臺上嬉戲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