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鷹:這是針對野性難馴的大鷹。抓回來的大鷹,腳上系上腳絆后,就放在鷹杵子上。
大鷹在野外生存習慣了,如今被捕捉和拘禁,加上性情暴躁,會用仇恨地眼光看著鷹把式,不停地拍打著翅膀,根本不讓靠近,同時還會采用絕食的方式,來進行無聲地反抗。
鷹把式也正想收收它的野性,索性也不喂食,更不讓睡覺,鷹把式和家人日夜守在大鷹面前,一旦閉上眼睛,就要用長樹桿將它弄醒。
四天過后,沒有睡過覺的鷹,身子有些癱軟了,頭和脖子開始下垂,翅膀也耷拉下來,羽毛變得蓬松凌亂,眼睛也不時地閉上,性子也不急了。
鷹把式見狀,不再打擾了,讓它靜靜地睡覺,依然還是不喂食。
過拳:七八天過后,最多不能超過十天,大鷹餓得已經沒有脾氣了,只好放下身段,見了食物就想乞食,鷹把式就開始喂食了。
但不能直接喂食,而是在右手臂套上厚厚的皮子,左手拿著捕來的活麻雀,引誘大鷹從鷹杵上,縱身跳到他的右手臂上站穩,然后才將麻雀喂給它。
鷹在皮套上啄食麻雀時,鷹把式也不能閑著,要用空出來的左手,從頭至尾地撫摸鷹的羽毛,與它建立感情。
勒膘:對于體重超標的大鷹,在過拳期間,還要進行殘酷地勒膘。就是將麻線團包裹在生牛肉里,再讓鷹吞下去,牛肉消化后,麻線是無法消化的,鷹會將粘滿腸油的麻線團吐出來。
這樣的話,除了使鷹更餓,也更容易控制,同時還減了體重,使身子更加輕便靈活,捕獵的成功率才高。
對于體重嚴重超標的鷹,鷹把式還有一種更為殘酷的勒膘方法:就是喂拌著蘆葦屑的生牛肉團,鷹吃了以后,胃腸會奇癢難受,從而引起惡心和嘔吐。然后再加大葦屑的份量,當鷹吐出深綠色的黏液和血水時,說明將膽汁都吐出來了,才說明勒膘成功了。
但后一種方法,過于殘忍了,對于視鷹如命的鷹把式來說,一般都不會采用的。
跑繩:鷹與人之間有了感情,并能輕松地跳到鷹把式的手臂上站穩,就要帶到野外,將鷹腳上的絆繩加長,放在可以站立的地方,人走遠后,便手拿著活麻雀,開始呼叫鷹,讓它應聲從遠處拖著繩子,飛到主人的手臂上進食。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讓鷹適應鷹把式的驅飛、召回等口令,從而隨時聽從主人的召喚,雙方才能進行默契地配合。
架鷹:鷹把式一有空閑,還得將鷹放在手臂上,在戶外閑逛,邊走邊對鷹講話,讓它熟悉自己的聲音,與自己建立深厚的感情。
同時,還得讓鷹熟悉陌生的人、犬、嘈雜的聲音等,以后鷹見了人和其它動物,才不會受驚。
捕到生鷹后,前后要花二十天左右,才能馴成熟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