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遲,首領趕緊召開部落會議,大家覺得一切都得靠實力說話,乞顏部已經統一了北方的草原,離汪古部又很近,至于有些自大的乃蠻部,連克烈部的實力都比不上,還敢主動進攻乞顏部,簡直是自取滅亡。
汪古部便歸附了鐵木真,并將太陽汗準備攻打乞顏部的消息,透露給了使者。
鐵木真收到消息,也顧不上此時正是春天,戰馬還處于瘦弱狀態,就立即帶著人馬,首先將攻擊目標對準乃蠻部在燕然山的前哨,并在薩里川扎下營來。
這一次,鐵木真帶上了一千多只契丹犬和蒙古獒,想用于正面戰場,跟著蒙古人一起沖殺。
嚴格來說,雙方各有優劣。
乞顏部一直在打仗,士兵的狀態較好,而乃蠻部的人馬疏于戰爭,士兵人數卻比乞顏部多。除了這些,乃蠻部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借鑒了西方很多國家的做法,購買了很多火炮,殺傷力非同小可。
鐵木真與德薛禪探討了雙方的優缺點后,決定以奇致勝,因而當有人提出,要去攻打乃蠻人在燕然山上的瞭望塔時,鐵木真沒有答應。
留下乃蠻人的瞭望塔,鐵木真覺得還有用處。
當天晚上,為了迷惑乃蠻人,鐵木真故意將營地分開,每人都點起五堆篝火,整個薩里川的營地,看起來大了好幾倍。
乃蠻部的哨兵,在瞭望塔上,看到鐵木真的兵力如此之多,趕緊向山下的可汗報告,打仗經驗不多的太陽汗,聽了之后,仗還沒有開打,就已經開始害怕了,并很快將軍營后撤。
次日起了風,鐵木真的探子,匯報了乃蠻部新的扎營地之后,在德薛禪的建議下,立即將自己的軍營,搬到了乃蠻部的上風口。
德薛禪讓人,帶著羊和馬,去周邊的牧人那里,換回了兩千多頭牛。
鐵木真聽到消息,找了過來:“舅舅,聽說您換來了兩千多頭牛,肯定是有妙計了,不妨講一講。”
“我剛說找你,你就來了。還記得那次,打敗蔑兒乞人后,你、桑昆和札木合聚在一起,我考了一個關于火的問題,答案就是‘見火起,卻燔吾前’的那個。”
“當然記得,草原上經常起火,這個辦法一直銘記在心。”
“札木合也會記得,你說呢。”
“我想也是。”
“鐵木真,可以根據這句話來用計,你先想一想。”
“已經買了牛,軍營又搬到了乃蠻人的上風口,是不是太明顯了。”
鐵木真沒考慮多久,就想出來了:“舅舅,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您是想用這句話,與漢人所用的火牛陣,一起合并來使用。”
“繼續講。”
接下來,鐵木真一口氣講完了整個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