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底不快,卻沒有顯露。
高句麗前任榮留王頗有干略,因高句麗兵權為五部耨薩控制,榮留王想要收繳兵權,和他的大臣們計劃除掉一些高句麗內部頗有勢力的將領,第一個動手的就是淵蓋蘇文。
淵蓋蘇文反將一軍,先下手為強,這一政治反殺是跟五部耨薩協商過得。
淵蓋蘇文得到了淵蓋蘇文的尊榮,然后立榮留王的侄子高藏為王并攝政,成為高句麗的攝政王。
而五部耨薩也大口的吃肉,從這一次政治事變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五部耨薩也因此跟淵蓋蘇文捆綁在了一處。
因利益合,自然也會因利益分。
北部耨薩高延壽就因淵蓋蘇文放棄鴨綠柵以西三十余城池而跟淵蓋蘇文分道揚鑣。
其余幾位耨薩,背地里也多有不滿。若不是唐軍太過強勢,強勢的讓他們感受到了滅國亡族的危機,不得不聽從淵蓋蘇文的調派。
高句麗內部已經奔崩離析了。
但彼此之間不和諧的態度已經顯露出來。
淵蓋蘇文聽高惠真公然揭自己的短,只能忍著怒氣:這真出乎他的意料。
于他所謀,唐軍受不住東北酷寒是一大勝利要素。
結果對岸的唐軍軍營熱火朝天,一道夜晚炭火通明,遠遠眺望都覺得熱浪逼人。
唐軍竟然就地取材,在周邊砍伐柞木樹,還在軍營里制造土窯,就地制炭。
他們在東北生活了一輩子,還不知道柞木樹可以制成上等的柞木炭來取暖過冬。
情況似乎反了過來。
唐軍那邊熱火朝天,他們這邊凍得直打哆嗦。固然東北人耐寒抗寒,可該冷的,一樣會冷。他們所用的木炭,根本維持不了太長時間,尤其是入夜,誰還大半夜的起來加炭加火?
于是,他們東施效顰,也砍伐柞木樹制炭。
結果柞木樹是硬木,沒有一定的制窯技術,想要制成木炭?
癡人說夢。
費勁千辛萬苦,弄出來一根根能夠燒出火還冒著黑煙的木炭,直將淵蓋蘇文的鼻子都氣歪了。
無法,只能老老實實的挨凍。
尤其是雙方彼此都沒有冬季出戰的經驗,對于炭火的理解不是很足。
李元璦在制作柞木炭的時候,再三說明了炭火中毒的關鍵。而高句麗卻沒有這種經驗,大量的使用尋常木炭,不少人木炭中毒。
兩相一比較起來,反而是高句麗這邊吃了大虧。
淵蓋蘇文目前是有苦難言。
“你看!”
淵蓋蘇文自傲的將信遞給高惠真,說道:“耨薩莫要心急,勝負盡在我們手中。”
高惠真接過信來細看,面色也是大喜,相比不服淵蓋蘇文,退唐軍才是第一要務。
“如此說來,唐軍有斷糧之危?”
“然也!”淵蓋蘇文決然道:“除非他們能長出翅膀來。糧草絕無按時送到的可能。待唐軍斷糧,就是我們出擊的時候……”
他雙目熾熱,這一仗他連小勝都不能。
折損太多,放棄太多,即便小勝依舊會受到質疑,地位不保。
唯有大勝,轟轟烈烈的大勝,才能才能震懾住已經不服不滿的不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