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時不知如何稱呼,最后想出了一個王妹的詞。
李世民心中一動,說道:“如此不失為一個良策。而今新羅與我大唐疆域相鄰,當比之前更為親密才是,朕歡迎新羅遣使入朝。”
善德女王并未立刻回話,而是做了詳細思量。
說實話,她知大唐極其強盛,卻想不到強盛至此,竟一舉擊潰了高句麗,令得高句麗覆滅在即。
這反而不利于新羅的發展,其實最好的打算,是唐朝重創高句麗,而無力攻取高句麗領地。
但是事已至此,善德女王明白蚍蜉難撼大樹。
新羅靠抱大唐大腿才有今日,現在那就索性抱的更加緊密一些,利用大唐的威懾,來鎮住國內的那些政治蛀蟲。
念及于此,善德女王欣然笑道:“陛下所請,外臣敢不從命。外臣還有一請,望得陛下恩準。”
李世民大喜過望,笑道:“新羅王直說便是。”
善德女王拜道:“外臣斗膽請用貞觀年號,與天朝共計。”
李世民更是高興,道:“但用無妨。”
善德女王又道:“還有,新羅兵少將寡,但只要陛下吩咐,亦可謂陛下上陣殺敵!”
李世民笑道:“入春之際,新羅可帶兵協助我朝圍困平壤城。重在威懾,無需你們參與攻城。”
善德女王毫不猶豫的道:“尊圣命。”
李元璦算是服氣了,這新羅女王固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在李世民面前真的如小貓一樣溫順。
果然,實力才是硬道理。
當天李世民熱情的款待了善德女王。
善德女王這一系列的動作直接讓百濟王扶余義慈驚呆了,暗笑這娘們又是送藥材,又是改年號,還派兵協助攻城,就差沒有將自己脫光光送上唐皇的床榻了吧,奉承至此?一點尊嚴都不要了?
但隨即聽說,唐朝將從高句麗繳獲來的三萬鐵甲絕大多數都轉贈給了新羅,瞬間眼睛就紅了。
新羅、百濟國土面積不大,礦產賦存有限,而且極難開采,對于鐵礦需求極大。
此番百濟之所以不聽唐朝號令,一意孤行攻打新羅,一方面是趁機攻占土地,另一方面就是高句麗給了不少的鐵礦作為邀請出兵的獎勵。
新羅白白得到兩萬余鐵甲,付出的代價竟然是藥材?
海東最不缺的就是木頭跟藥材了……
扶余義慈坐不住了,舔著臉求見李世民,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愿意改年號為貞觀,跟著宗主國一起計算年號。
愿意動員全國,將治療凍傷的草藥呈獻。
愿意出兵協助大唐,攻打平壤城。
扶余義慈亦如愿以償的得到了剩余的八千鐵甲,雖然少了一點,但是真香!
而唐軍在新羅、百濟兩國舉國藥材的支持下,因鴨綠柵大戰而凍傷的唐軍兵士,漸漸得到了康復。
長孫無忌那原本凍的裂開的臉蛋,也恢復成原樣,圓圓胖胖的,不留一點痕跡。
海東三國別的沒有,就是人參多,臥病在床的岑文本在老參的調理下也意外病愈了。
李世民身旁有了長孫無忌、岑文本這兩位大佬,自不需要李元璦忙前忙后。
李元璦也能靜下心來,開始策劃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