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黃昏時,沈秋和十幾個身穿黑衣的墨家俠客將離琴臺,帶著面紗的瑤琴和帶著面具的墨黑將他們送到門口。
沈秋背后背著一個布袋,其中裝著搖光刀,他手里卻握著另一把帶鞘長刀,那是從落月琴臺的武庫里隨便找來的。
當然馬兜里還有兩把手斧預備。
“沈秋,搖光刀兇性逼人,你亦是初用它,氣力也不足,便難以長久揮舞。”
墨黑要在琴臺保衛瑤琴一眾人,并不跟隨沈秋去救人,他甕聲甕氣對沈秋叮囑到:
“廝殺時便先用普通兵刃,若遇勁敵,再用搖光,必須速戰速戰。
昨夜我觀你使刀脫力,便大概算出,你握搖光死斗,最多一炷香,氣力便無以為繼,若不能得勝,便要立刻撤出戰場。”
瑤琴也對沈秋叮囑到:
“此行去乃為救人,只要救出青青便可,切不要太過好勇斗狠。宋叔也請了易家鏢局的鏢師相助,他們會在別館外引走守衛,接應你們。”
“嗯。”
沈秋騎在馬上,點了點頭。
他也如其他墨門中人一樣,將一副面具戴在臉上,只露出眼睛和呼吸的孔洞。
他抓起馬韁,對瑤琴說:
“我要么死在那里,要么便一定會帶青青回來。”
說完,沈秋調轉馬頭,跟著那些墨俠沖出琴臺,朝著蘇州城外的寒山別館趕去。
那地方在一處小山上,雖然附近也確實有座寒山寺。
但和沈秋記憶中那首古詩所描述的并不一致,那處小山便叫寒山罷了。
它距離蘇州城只有十里,真是難以想象,那五行門魔教中人,居然會把分舵選在如此明顯的地方。
沈秋本要趁著夜色突襲,但這個計劃被墨黑否決了。
他常年走江湖,對魔教中人也有所了解,五行門最善潛影刺殺,黑夜里乃是他們的主場,選在黃昏時分更好,那正是一天中寒山別館最放松的時候。
這處別館之前是一位蘇州富商的宅院,占地頗大,但并沒有落月琴臺那么夸張,它修在半山腰處,正是能欣賞寒山風光的絕佳之地。
黃昏時分,別館門外有偽裝成護院的五行門人轉來轉去。
他們似是頗為輕松,獻給宗主大壽的“孝敬”已經準備妥當了,再有幾日,便可押運上路。
這些孝敬都是精心挑選的,送入門中,宗主必然大喜,到那時發下賞賜,蘇州分舵的眾人都能雨露均沾。
這乃是大大的好事,也不枉這些五行門人數月操勞。
就在一輪巡邏完畢,這些五行門人準備回宅院里休息一下,但只聽聞一聲尖銳哨響,緊接著便有一隊人馬從旁邊山路沖上前來。
他們騎在馬上搭弓射箭,箭矢亂飛,那些五行門人猝不及防,當下便被射倒幾個。
為首突襲的,是蘇州城大字號,易家鏢局的大鏢頭易柯。
他是被落月商坊雇傭來救人的,瑤琴姑娘出手闊綽,再加上落月商坊在蘇州大大有名,這一次救人,易家鏢局幾乎是傾巢而出。
幾十個勁裝大漢從四處沖殺而來,寒山別館前門處一片混亂,但被突襲的五行門人只是稍稍混亂,便恢復了安定。
他們藏匿孝敬于此,自然不可能毫無準備。
這些魔教人個個都是兇悍之徒,很快便持起武器,與那襲擊的鏢師們打成一團,別館中還源源不斷有五行門人前去助戰。
在前門開戰幾分鐘后,別館后院,十幾個黑衣俠士翻過高墻,其中就有沈秋。
“散開尋找!”
沈秋喊了一句,便朝著這花園盡頭的一眾房子沖了過去。
前院遇襲,大部分五行門人都趕去支援,這后院的防守便非常空虛,那些墨家俠客三人一組,動作飛快,偶爾有幾聲喊殺,也是很快就會平息。
眾人爭分奪秒,這些墨家門徒又很擅長機關術,在近十分鐘后,便在一處小湖邊找到了端倪。
“下面有密道!”
一名墨俠對沈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