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鬧得挺大,除了將軍幸運,躲過刺客刺殺之外,軍中校尉被殺了七個,都尉更是慘死十名。
軍營倉庫中儲存的糧草,也被下了毒藥,毀去大半。
如此情況,就算將軍還有心,執意要去救援洛陽,也被剩下死里逃生的校尉,都尉苦勸了下來。
這些活下來的家伙,往日都可是些不怎么喜歡打仗的“和平派”。
或者叫“投降派”。
他們力勸將軍,說這事不能蠻干。
得先“謀定后動”,將軍憂心洛陽戰事,發了脾氣,但一時間也確實沒辦法,只能順水推舟了。
------------------
洛陽這邊,第二日正午,城墻上。
向下看去,北朝前鋒已擺出陣型,旌旗林立,還有戰馬在陣前奔馳,高聲呼喊著將帥命令,而洛陽城墻上,也是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
墨家天機閣的巧匠,正在將一些守城器具搬上城墻。
在不遠處的另一處哨臺,任豪和雷爺,還有其他江湖門派的長老們,正和那獨臂的天策都尉在低聲談論,城墻上有打扮各異的江湖人士。
很多人自詡不懼廝殺,但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兩軍對壘。
眼見北朝精銳沉默異常,結成軍陣,就如黑色浪潮,覆蓋在洛陽城外,太陽一照,那兵刃反射出寒光,讓一眾江湖俠士,都有些頭暈目眩的感覺。
大多數人,對于“數量”,其實是沒有概念的。
超過千人聚在一起,就有人山人海的感覺,更遑論,眼前這可是一萬精銳,一眼都望不到邊。
武林盟主端坐在城門之上,他少時就見過大世面,還參與過天策軍驅逐北國賊寇的大戰,眼前這對他來說,只是小場面罷了。
自然一臉無懼。
但他身后眾人,卻不都是如此。
雷爺,浪僧,張屠狗打定主意死守洛陽,他們身家老小都在城里,心思一定,自然也無所畏懼。
只是其他宗門長老,就有些面色不定。
初上戰場的東方策,也是不斷摸著手中劍柄。
這么多人!
就算不做抵擋,讓他們放手去殺,又要殺到什么時候才算個完?
很多人都和東方策是一個想法。
他們雖然都是名滿江湖的前輩,但上陣廝殺還是第一回,就連一向淡定的沖和老道,這會手里的拂塵,都來回揮個不停。
天策大營的王都尉,坐在在另一邊,這天策軍老將一臉淡定,正大聲給周圍有幾分膽怯的江湖高手們,分析眼前這陣勢。
“咱們天策軍以往攻城也多,這攻城之事,上策伐心,中策伐謀,下策伐城,若是無有城中相助,攻城之事,便往往要圍殺幾個月!”
他對周圍人說:
“本將聽盟主說,你等已經肅清了洛陽城中的北朝奸細,自然無有勾連,城門不可能自己打開。
北朝狗賊想要圍困城市,但咱也有援軍正在趕來。
我天策軍天下精銳,面對這城高墻厚的洛陽雄城,就算做好萬全準備,也不敢說幾日就下城。
天策軍多做不到,他北朝人又不是神仙,肯定也做不到!
所以,照本將過往經驗來看,爾等不必憂心。
北朝這一萬人,多是騎兵,不擅攻城,又不帶攻城器具,只要守城之人意志堅定,不畏死戰。
這洛陽城,他們決計攻不下來!待到援軍到來,咱們出城廝殺,北朝狗賊敗亡,就在這一兩日之中。”
聽到這兵家篤定之言,有理有據,周圍江湖前輩便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