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逆修五行最難的地方。
將它們都引入軀體,沈秋在太行山那時就已經做到了,但難的是,讓它們形成五行相生的運轉,達到一種穩固的動態平衡。
這會沈秋忍著隨時會爆體的痛苦,將蒼嵐真氣壓入經絡,調轉起最嫻熟的朔雪寒氣,推著它融入通玄真氣的方位中。
就如在經絡穴位組成的網絡中,擠壓一物,推著其他四種真氣,也開始在體內各處運轉開來。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這是五行相生的完美循環,但除了相生之外,還有相克這一說。
只要一處真氣運行出現岔路錯誤,讓相克的真氣相遇,哪怕只是一條細微的經絡,也會引發如手榴彈爆炸一樣的威力。
這幾月里,沈秋以超乎常人的耐心,不斷的嘗試,就是為了找出最完美的真氣運行路線,不使一氣行差踏錯。
沈秋的精力集中到極限,就像是一個正在玩雜技的小丑,手中舞著讓人眼花繚亂的花活,竭力控制著每一絲真氣的流淌循環。
以他通過無數次死亡,探明的最完美的行氣路線,讓五種真氣形成循環。
他能感覺到,體內運行的真氣在不融合的狀態下,都如一個不穩定的大炸彈,隨時會有爆炸的可能。
他就像是在五個雞蛋上跳舞。
危險的循環,就如一場精密的化學反應,五種物質處于隨時都會失控,但還未失控的那個節點,在沈秋艱難的操縱下,這個循環在今夜被補齊最后一塊。
沈蘭給他的五行真氣的精妙已被研究透徹,他以截然相反的方式,在五種真氣循環形成時,將朔雪寒氣,重新送回丹田。
推走九分,留下一分。
第二道通玄真氣也被推入丹田,留下一分匯入寒氣之中,那一分真氣剛與寒氣接觸,就有被陰寒同化的征兆,不過下一瞬,又有灼熱之氣涌來。
不多不少,正好將寒氣驅離幾分。
三種真氣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寒熱相交,似是下一瞬就要爆開,但又被溫潤的通玄之氣包裹滋潤,緊接著涅槃真氣也來湊熱鬧,這厚重的真氣也融入氣團。
就像是組成堅固的架構外殼,將三者納入其中,保護起來,在這厚重之力的壓制下,三種真氣被壓成一個核桃仁一樣。
最后一道蒼嵐真氣涌來。
這極端鋒銳,與那極端厚重的涅槃真氣相撞,要將這堅固外殼撕裂開,但內部的三色真氣流轉間,就如鎖鏈一樣,將銳利之氣拉入其中。
以木滋養,以水填充,以火生發,以土包裹。
最后一味金行真氣,似也柔和下來。
在沈秋驚喜的注視中,那一團柔軟的五色真氣,在軀體真氣不斷的流轉循環。
九分移走,一分截留的充盈中。
終于達到最完美的平衡。
數個月的苦修,幻夢中快三年的演練,無數次爆體身亡,無數次的打擊,幾近看不到希望中的埋頭苦干。
就如沈秋這一路行來的姿態。
一切的努力,終有回報。
他于夜下睜開雙眼,眺望著眼前月下云海,伸出手來。
在散發著寒光的黑色拳套手指尖,一縷真氣飄蕩開來,在沈秋的注視下,不斷的轉換著形態屬性。
金木水火,又在最后以土黃色的氣盾包裹全身,在一次呼吸后消散當場。
一切水到渠成,逆修五行的奇功,初見奇效,只是這條路之前也無人走過,沈秋能不能走到頭,還是個未知數。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沈秋扣緊五指,沉聲說:
“就在這太行山里,看看天命在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