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界之后,一定要走神道才有前途嗎?”
蘇禮提出了疑問,其實說起來他也更喜歡仙道的自由,邀三五好友隨心暢游的感覺著實不錯。
可是海棠卻是微微搖頭道:“并非一定要走神道,只是神道是一種保障,也是一種捷徑。”
“仙道雖好,卻終究是進境緩慢難以直至本源。神道雖窄,卻終究有路可走,能指引修行方向。”
“是以大神通者多是二者兼修,以仙道為自身根本,以神道來觸類旁通,方能勇猛精進更上一層樓。”
這樣的問題蘇禮其實早就問過一遍了,但是海棠卻依然耐心地再答了一遍。因為他是替眾人問的,而海棠也是不吝回答。
眾人聽了果然是若有所思,他們對于神道原本并沒有多少好印象,因為鄉野之間的毛神野神很多……只是沒想到的是,這位海棠仙子似乎和那些鄉野毛神不一樣!
大家伙兒繼續上路,但是這次卻是所有人都多帶上了一份思索。他們試圖學習蘇禮的思考方式,但是很顯然蘇禮的思路還不是可以隨意模仿的。
但至少他們已經開始進行嘗試了,嘗試以另一種角度來看待這世間萬物……
……
中洲風物對于蘇禮等劍崖教門徒來說都十分新穎,而蘇禮則是一邊探尋著腳下地脈的走向同時也向自己的弟子做著解說。
他有些想要通過自己的理解,對這中洲天地元氣如此充沛的原因做出一些自己的解釋……他在試圖探尋這個世界更本源的奧秘。
但是蘇禮有些疑惑……這中州大地的地脈雖然走勢平緩而渾雄,的確是是和萬物生長的樣子。可是真要說能夠帶來那么濃郁的天地元氣,也有些太說不過去了吧?
“奇怪,奇怪……”蘇禮心里疑惑地嘀咕,但是沒有多說什么。他只以為自己見得還太少,只等將足跡踏遍這中洲再做判斷。
這時眾人也是一心跟著蘇禮一同游歷中洲,沒有再急著去那昆侖山上尋那大衍學宮。
反倒是以大衍學宮所在的昆侖山為中心,從南往北開始了一場認認真真的游歷。
這一路上蘇禮見到了許多修真勢力庇護下的凡人城市,他們一般是在一處水草豐茂之處建城聚居,然后一點點地向外圍擴散活動范圍。
若是有妖類或者外敵入侵,則是有修真者和凡人軍隊一同應敵,卻是有了種修士與凡人共同生存的方式。
蘇禮沒有去打擾這種共生模式,他發現中洲或許還就真的只適合這樣的城邦模式。
因為野外的各種動植物的生長都太快了,一條道路可能眾人才挖好了一個星期,就已經雜草叢生植被覆蓋了。
所以這里的凡人如果沒有修行者幫助,那么很難發展出一個完整的文明來。
這一路他們已經經過了四個類似的城邦,但是哪怕是相鄰的兩個城邦,其中凡人所用的語言都是截然不同。
而且凡人沒有自己的文字,記錄信息所用的都是修真者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