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這邊已經走上正軌,基本上不用他管,那個本家姐姐,王玲玲,大學生,專業對口,現在還別說,管理老家這邊井井有條。
主要本家在村里屬于大家族,人多,王玲玲爸爸在村里說話很管事,他閨女當管理,別說沒有刺頭,有刺頭也不怕。
都是一個村子里,不少都是本家人,都想更好,制度能遵守,管理起來就好一點。
但這種情況其實好也不好。
因為是本家人,甚至是你的長輩,這個叔叔,那個嬸嬸的,不好管。
但是制度就要按制度來。
這也是王玲玲的態度,也是問過王晉的,這個問題不能含糊,當管理不能怕得罪人。
這邊王晉拷給她和三嬸管理。
小姑也算,但不掛職。
一個企業,尤其這種企業,開頭很難,難就在管理上,經過這半年來磨合,甚至中間還開除了幾個人。
也算是上個眼藥。
王晉很滿意。
養殖場那邊現在更熱鬧了。
多了很多豬。
多了很多兔子,野兔子甚至都現在變成一群了。
這半年其實還是少的。
再有一年甚至不到,那時候野兔子會真的多。
野兔子,野雞,慢慢發展。
樣的那些兔子,已經翻了好幾倍。
馬牛驢都沒有多,沒法,羊還好,差不多五個月可以生一窩。
馬是**個月,牛要十個月以上接近一年。
所以都養豬,三個多月,不到四個月,一年穩穩的兩窩,最主要是產量高。
一窩多的可以十幾只。
不想馬牛驢,一般都是一只。
偶見兩胎。
一般是一年一胎,三年兩胎。
看著少,但是價錢高,你養幾十只,一年生幾十只,養大,這東西很貴,不少賺錢……
王晉回來之前已經聯系了買賣家養野豬的事情。
現在你想買什么,都能買到,門路自己找,找不到就托人找。
都說家養野豬肉好吃。
營養價值高。
王晉也不懂,但有人辟謠,沒那一說,還說野豬肉不但不好吃,營養價值還不如家豬……
反正現在網上沒法看,就比如是不是個人都穿個白大褂,然后說什么什么醫生告訴大家,冰箱里不能放西紅柿、雞蛋、豆角、豆腐、牛奶、火龍果、黃瓜、蜂蜜、洋蔥、土豆……
還有就是,隔夜水不能喝,不能吃,好想問問早上的剩菜晚飯可不可以吃?
反正現在看了網上之后,衣服不能穿,床墊不能用,飯菜不能吃,好像隨時都能死去。
家養野豬肉好不好吃不知道,營養價值高不高也不知道,但是這東西需求量可以,主要是看飼養。
王晉感覺這不是自己該考慮的。
他這里養殖的東西,走的就是健康,環保,肯定比那些飼料堆出來的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