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并未感覺到有高手的存在。
那些僧人的武功也只能說是稀松平常。
但張三豐轉念一想,便明白了個中緣由。
這無漏寺的方丈大德禪師,可不是個尋常人物,他至少還有著兩個身份,大德圣僧只是他掩藏自己真實身份的一個軀殼。
至于他真正的身份是魔門的邪王石之軒!
他還有另一個身份。
那就是楊廣身旁的近臣裴矩,憑借一己之力,瓦解了整個突厥的勢力,現在的石之軒應該是套上了裴矩的外衣,正在楊廣身邊聽令。
按照魯妙子的指示。
張三豐來到了后面的千佛殿。
這座千佛殿占地面積足有十丈方圓,四面墻壁上畫滿了佛陀的壁畫,故此得名千佛殿。
張三豐四下打量一番,果然看見了八只銅鑄的蓮形燭臺,道袍輕揮,八道無形勁風同時掃出,燭臺也緩緩轉動了起來。
雖然過去了多年,機關卻沒有半點生澀之意,轉動起來幾乎沒有聲音。
片刻后。
大殿中央的供臺下也傳來了機擴聲響。
一道暗門出現在張三豐眼前。
露出一條黑漆漆的甬道。
步入其中。
石階向下延伸而去。
甬道兩側的長明燈,也提供了微弱的燈火。
走了足有盞茶的時間。
正如魯妙子所說,沿途沒有絲毫消息兒埋伏,只是走到盡頭,一堵石墻攔在了眼前。
張三豐上前敲了敲。
石墻沉厚無比。
而且四周也沒有任何開啟的機關,想要進去,唯有憑借自身的力量將石墻推開,也算是這條道路唯一的機關。
張三豐右掌貼在石墻之上。
內力在丹田一鼓。
掌下頓現千鈞之力。
石墻開始搖晃起來,縫隙里的積灰簌簌而落。
張三豐又是一掌。
石墻應聲而開。
露出了一道可容人正身進入的縫隙,走過石墻來到了楊公寶庫的中樞所在,張三豐也不由嘆為觀止,世人皆傳楊公寶庫有著天下半壁的財富,可親眼見到之后才知名不虛傳。
四間石室。
皆有百步見方。
其中三間石室存放的是刀槍劍戟和強弓硬弩,足以締造一個精銳的萬人勁旅,而另一間石室內放的則是黃金珠寶。
在中樞室的石桌之上,還清晰的刻著路線圖,以及寶庫和長安城間的關系,那些兵器和黃金可以沿著事先設定好的鐵軌運到城外山坳,然后走水路分運出去,神不知,鬼不覺。
正所謂,八水繞長安。
走水路是最簡單,也是目標最小的辦法。
否則以楊公寶庫內的東西,怕是要弄個十幾里長的馬隊才能運干凈。
不過張三豐知道,其實楊公寶庫最珍貴的東西,并非這些金銀輜重,而是那個蘊含了魔門歷代魔帝精元的邪帝舍利。
張三豐曾經試著打破此方天地屏障。
可到頭來卻發現根本沒用。
似乎總是差了點什么。
哪怕他修煉了長生訣,也依然沒有用處。
所以張三豐便將目標放在了邪帝舍利之上,畢竟此方世界的四大奇書,都說練到極致可以破碎虛空,可真正破碎虛空的人卻只有魔門的高手。
向雨田假死脫身。
實際上已經修煉【道心種魔**】破碎虛空而去。
后世的魔師龐斑也是如此。
至于最神秘的戰神圖錄,想要找到全憑運氣。
剩下的長生訣和慈航劍典。
也只是后人傳說始創者破碎虛空了,可真實情況誰也不曉得。
依照魯妙子地圖上的指示。
張三豐來到了寶庫的機關中樞控制室。
一方石臺映入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