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千仞一走,眾人心情尷尬,也不愿參加呂文德舉辦的祝捷大宴,便偷偷潛出城去,索性躲個清凈!
郭靖想起師門重恩,說道:
“當年若非全真教丘道長仗義、七位恩師遠赴蒙古,又得洪老恩師栽育,我郭靖豈有今日?然各位恩師除柯老恩師外,均已長逝,思之令人神傷。”
一燈等盡皆黯然。
郭靖又道:
“此間大事已了,我想啟程赴華山祭掃恩師之墓。”
楊過道:
“郭伯伯,我也正想說這句話,大伙兒一齊都去如何?”
一燈、黃藥師、周伯通等都想念這位逝世的老友,齊聲贊同,一行人徑往華山而去。
不一日來到華山,楊過指點洪七公與歐陽鋒埋骨之處,黃蓉備了美酒菜肴,在墓前供奉祭奠。
只是洪七公義薄云天,群雄紛紛上前叩拜,而歐陽鋒作惡多端,卻只有楊過一人在墳前磕頭。
忽然山后一陣風吹來,傳到一陣兵刃相交和呼喝叱罵之聲,顯是有人在動手打斗,眾人轉過兩個山坳,只見一塊石坪上聚了三四十個僧俗男女,手中都拿著兵刃。
言語之間,竟是在爭奪“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
第一次華山論劍,郭靖尚未出世,那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為爭一部《九陰真經》,約定在華山絕頂比武較量,藝高者得,結果中神通王重陽獨冠群雄,贏得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尊號。
二十五年后,王重陽逝世,黃藥師等第二次華山論劍,除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外,又有周伯通、裘千仞、郭靖三人參與。各人修為精湛,各有所長,但真要說到“天下第一”四字,實所難言,單以武功而論,似乎倒以發了瘋的歐陽鋒最強。
想不到事隔數十年,居然又有一群武林好手,相約作第三次華山論劍,但眼前這數十人并無一個識得,難道當真“長江后浪推前浪,一輩新人勝舊人”?
眾人面面相覷,還道自己這一干人都作了井底之蛙,竟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只見人群中躍出六人,分作三對,各展兵刃,動起手來。
數招一過,黃藥師、周伯通等無不啞然失笑,連一燈大師如此莊嚴慈祥的人物,也忍不住莞爾。
原來動手的這六人武功平庸之極,連與武氏兄弟、郭家姊妹相比也是遠遠不及,瞧來不過是江湖上的一批妄人,不知從哪里聽到“華山論劍”四字,居然也來附庸風雅。
楊過哈哈一笑,縱聲長嘯,四下里山谷鳴響,霎時之間,便似長風動地,云氣聚合。那一干人初時慘然變色,跟著身戰手震,嗆啷啷之聲不絕,一柄柄兵刃都拋在地下。
楊過喝道:
“都給我請罷!”
那數十人呆了半晌,紛紛拚命的奔下山去,跌跌撞撞,連兵刃也都不敢執拾,頃刻間走得干干凈凈,不見蹤影。
周伯通忽道:
“昔日天下五絕,西毒、北丐與中神通已然逝世,今日當世高手,卻有哪幾個可以稱得五絕?”
老頑童開頭,眾人坐而論道,也不動手,卻是笑鬧一番,便定下當世五絕之位,正是——
東邪黃藥師、西狂楊過、南僧一燈大師、北俠郭靖、中頑童周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