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翟出了殿門,遠遠便看到李志常正帶著長春子丘處機門下的徒子徒孫聚集在重陽宮西南角一處闊地。
本來丘處機十九弟子中,以尹志平為首,但吳翟音訊全無,小較在即,眾人只好推舉丘處機二弟子李志常來主持小較。
第四代弟子或演拳腳,或使刀槍,或發暗器,或顯內功,其他十七位師兄弟當面講評一番,最后由李志常決定甲乙。
此時楊過并未學劍法,馬鈺和丘處機知道他資質極好,不愿揠苗助長,因此只教了他金雁功。
這金雁功雖是一門輕功,但練習時卻可以與全真內功相輔相成,竟然能增進修為,極為不凡。
因此,楊過便在展示內功的那一隊中。
他入門最晚,年齡又小,平素只是閉門苦修,這近百人中他連一個人都不認得,只好默默站在隊尾。
百無聊賴,東張西望。
遠遠的看到吳翟走來,驚喜的喊了一聲:
“師父!”
吳翟朝他招了招手,楊過嘻嘻一笑,便撇下同門,也不跟李志常打招呼,一道煙跑了過來。
吳翟摸了摸他的腦袋,贊道:
“看得出,你這金雁功練得不錯,日后若是打不過敵人,跑是跑得掉了……”
楊過扮了個鬼臉,吳翟嘿嘿一笑,牽著他走了過來。
群道紛紛起身,向吳翟一揖,說道:
“師兄,你總算回來了!”
吳翟還了一禮,李志常抬手道:
“既然師兄回來了,便由你來主持小較吧?”
吳翟笑道:
“李師弟主持便好,我平日太過懶散了些,連這些師侄的名字都叫不上來,如何主持?”
于是在李志常身旁坐下,小較繼續進行。
楊過卻未歸隊,只是站在吳翟身旁,眼見不少年紀與自己相若的小道士或俗家少年武藝精熟,各有專長,不由心生羨慕。
吳翟低聲說道:
“天下武功,紛繁至極,但殊途同歸,若你內功大成,便是極普通的劍招掌法,也有極大威力。若是內功趨于化境,則不滯于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你見郭伯伯可帶了兵刃?”
楊過茫然搖頭,只覺得師父說的玄奧,卻又難以想象。
吳翟微微一笑,說道:
“你現在不懂,日后會明白的,稍后為師再教你一門法訣,可使修煉內功事半功倍,待來年小較,他們便不是你對手了!”
楊過大喜,頓時抓耳撓腮,急不可耐。
吳翟卻不再多說,只是靜靜看著場上眾人如雜耍一般,不由大為惋惜,這全真教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及至午時,除楊過外,四代弟子皆已考教完畢。
李志常轉過頭說道:
“楊過,你也去打一拳試試吧!”
楊過看向吳翟,見他笑著點頭,便走上校場。
這考教內功的卻是一堵丈許厚的土墻,其上大大小小,深深淺淺布滿了拳印,正是這數十年來全真弟子留下的痕跡。
楊過沿著土墻走了一遍,于是默運內功,又依著金雁功的法訣趕上幾步,直直出拳,轟在一處拳印稀疏的空處。
便見土屑紛飛,他小小的拳頭竟然有大半陷入土墻之中!
李志常拍手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