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兒不用多禮了,否則幾千人拜來拜去,拜到明天也拜不完,請進禪院坐地。”
嵩山絕頂,古稱“峻極”,嵩山絕頂的峻極禪院本是佛教大寺,近百年來卻已成為嵩山派掌門的住所,左冷禪的名字中雖有一個“禪”字,卻非佛門弟子,其武功近于道家。
群雄進得禪院,見院子中古柏森森,殿上并無佛像,大殿雖也極大,比之少林寺的大雄寶殿卻有不如,進來還不到千人,已連院子中也站滿了,后來者更無插足之地。
左冷禪朗聲道:
“我五岳劍派今日聚會,承蒙武林中同道友好賞臉,光臨者極眾,大出在下意料之外,以致諸般供應,頗有不足,招待簡慢,還望各位勿怪。”
群豪中有人大聲道:
“不用客氣啦,只不過人太多,這里站不下。”
左冷禪道:
“由此更上二百步,是古時帝皇封禪嵩山的封禪臺,地勢寬闊,本來極好。只是咱們布衣草莽,來到封禪臺上議事,流傳出去,有識之士未免要譏刺諷嘲,說咱們太過僭越了。”
古代帝皇為了表彰自己功德,往往有封禪泰山,或封禪嵩山之舉,向上天呈表遞文,乃是國家盛事。
這些江湖豪杰,又怎懂得“封禪”是怎么回事?
只覺擠在這大殿中氣悶之極,別說坐地,連呼口氣也不暢快,紛紛說道:
“咱們又不是造反做皇帝,既有這等好所在,何不便去?旁人愛說閑話,去他媽的!”
說話之間,已有數人沖出院門。
左冷禪道:
“既是如此,大伙兒便去封禪臺下相見。”
其實左冷禪事事預備得十分周到,怎會遇到商議大事之際,反讓眾人擠得難以轉身,天下寧有是理?
他自是早就想要眾人去封禪臺,只是不好意思自己出口,卻由旁人來倡議而已。
封禪臺為大麻石所建,每塊大石都鑿得極是平整,想像當年帝皇為了祭天祈福,不知驅使幾許石匠,始成此巨構。
吳翟細看時,見有些石塊上斧鑿之印甚新,雖己涂抹泥苔,仍可看出是新近補上,顯然這封禪臺年深月久,頗已毀敗,左冷禪曾命人好好修整過一番,只是著意掩飾,不免欲蓋彌彰,反而令人看出來其居心不善。
群豪來到這嵩山絕頂,都覺胸襟大暢,這絕巔獨立天心,萬峰在下,其時云開日朗,纖翳不生,向北望去,遙見成皋玉門,黃河有如一線,西向隱隱見到洛陽伊闕,東南兩方皆是重重疊疊的山峰。
只見左冷禪正在邀請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登上封禪臺去。
方證笑道:
“我們兩個方外的昏庸老朽之徒,今日到來只是觀禮道賀,卻不用上臺做戲,丟人現眼了。”
左冷禪道:
“方丈大師說這等話,那是太過見外了。”
沖虛道:
“賓客都已到來,左掌門便請勾當大事,不用老是陪著我們兩個老家伙了。”
左冷禪道:
“如此遵命了。”
向兩人一抱拳,拾級走上封禪臺。
上了數十級,距臺頂尚有丈許,他站在石級上朗聲說道:
“眾位朋友請了。”
嵩山絕頂山風甚大,群豪又散處在四下里觀賞風景,左冷禪這一句話卻清清楚楚的傳入了各人耳中。
眾人一齊轉過頭來,紛紛走近,圍到封禪臺旁。
左冷禪抱拳說道:
“眾位朋友瞧得起左某,惠然駕臨嵩山,在下感激不盡。眾位朋友來此之前,想必已然風聞,今日乃是我五岳劍派協力同心、歸并為一派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