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輕舟長約兩丈,前方懸掛一盞青燈,撐船之鬼站在后方,帶著面具,身穿長袍,在船停靠在岸邊后,對著法海開口:“客人請上座。”
法海看了看小舟,又回頭看了看無法看到邊際的彼岸花海,跨步走上小舟,驚訝的發現這船上還有其他人。
一個穿著破袈裟,帶著破帽子,一手拿著柄破扇子,一手拿著鹵雞腿,除去身材略顯豐潤外,同人間乞丐也沒什么區別的僧人。
“唷,這不是法海禪師嗎?怎么也跑到這來了?”
法海看著那僧人,覺得這形象有些眼熟,但看對方的臉頰似乎有些不對,思索了一陣子,皺眉道:“你是…道濟和尚?”
道濟將雞腿揣在懷里,拿起衣袖擦了擦嘴,一手立在身前,一手搖著扇子,道:“貧僧楊岐派道濟,見過法海禪師。”
法海眉頭皺的更緊,因為他在道濟開口的時候,聞到了一股酒香。
這酒香清冷,帶著一股讓人心醉的味道,可法海嗅到后,面色卻非常冰冷,盯著道濟,冷聲道:“貧僧早就聽聞楊岐派出了一個狂僧、瘋僧,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公然違反五戒,飲酒作樂,也不知道楊岐派的幾位前輩是怎么想的,竟然沒將你逐出山門。”
道濟聞言也不生氣,只是拿起雞腿,再次啃了起來,三下五除二,大半個雞腿入肚,吃的是滿臉油光,不時,他還砸吧了一下嘴巴,從腰間取下一個葫蘆,抿了口酒水。
法海看的眉毛微跳,就在他忍無可忍的時候,道濟開口:“禪師這就是心有偏見了。要我說啊,佛祖留下詩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話語間,道濟還在那里隨著輕舟前行,搖頭晃腦,好不愜意。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法海為人雖然有些傲氣,但其本身佛法也非常精通,一聽就知道道濟的意思,他略微思索了一下,挑眉道:“你的想法雖好,卻需極高的佛性禪心,方可維持。”
說到這里,法海又是看了一眼道濟手中的雞腿,借著剛才思索的時間,他倒也看出了道濟手中雞腿上毫無怨氣殘留,乃五凈肉之屬。
所謂五凈肉,即不見殺肉,指不是自己動手,也不是看著他人動手宰殺的肉類;不聞殺聲,不是自己所殺,也不讓他人宰殺,沒有聽到他人宰殺時,眾生哭叫之聲的肉類;不為我殺,不是他人為了自己而殺害眾生得到的肉類;自死,自然老死,病死的肉類;鳥殘,鳥獸爭斗,互相吞噬之后的殘余肉類。
合乎這五種情況的肉類,或者其他一切不沾染怨氣,沒有剝奪他人生命,對其他眾生造成痛苦的肉類,在佛門之中,都被稱呼為五凈肉。
《楞嚴經》中有言:“我令比丘,食五凈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假名為肉,汝得其味。”
這本是佛道修士,為了一些要茹素者,因一時辦不到而開設的方便法門,是為了減少后人犯重之嫌,特立所為。
但這種說法類似于潛規則,因此道濟吞食這等肉類,只能說是影響不好,而不能說他因為吃肉犯戒多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