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清風吹過,一個做頭陀打扮的矮胖男子出現在玉宸身邊,看著他封印這具尸體,勸說道:“當今旱情說白了,還是因為天意封鎖,你便是壓著這尸魔,對于中土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道友所言,我何嘗不知,但能做一些,終歸是做一些的好。我總不能坐視人間生靈,活活餓死、渴死,被尸魔殺死吧。”
“哎!”男子聞言也是長嘆一口氣,這名男子也是一位仙道道境修士的化身,像他們這樣的存在,在中土數量并不少,每一個都能夠穩固一方水土,保證一方生靈。
但他們能做到的,也就這樣,一旦過界,便會引起天命反噬。
說白了,當初天帝動手干涉中土氣候后,這樣的情況便已經注定。
但無論是玉宸,還是仙道道境修士,再或者天庭五方上帝,都不能反駁天帝的旨意。
說白了,這一次的災難也算的上是人族自食其果。
按照當年大禹王分封各地諸侯和眾神,維護中土的想法,所有天災都會被限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能夠保證人族在中土的主權,能夠長久的生息下去。
但人心有私,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帶著神血,擁有簡陋權能的貴族。想要上位,除去依靠強大的能力之外。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那會是去將那些,有著同自身神血對應權能,又沒有什么后臺的小神打壓下去,空出位子。
這些貴族上位之后,若是安安穩穩的運轉權能,為人族謀取福祉也就罷了。但很多貴族上位的神祇,執行權能的時候,都是草草了事。
加上祭祀的越發繁重,以及天帝和五方上帝一次次的爭斗,最終使得中土下方,積蓄了不少的災厄劫氣,以及眾生怨恨。
當然這里的災厄劫氣和眾生怨恨并非實質上的概念,二者若是凝聚成型,早就被對應的神祇和神裔拿起祭煉神祇,或者擴張權能。
這里提及的災厄劫氣和眾生怨恨,其實是天地自我記錄下來的一些信息。
本身不具有任何能量,但在高位格神祇的驅動之下,能夠得到天地泛意識的認可,進而越過很多對應的神祇直接生效。
這就好像夏朝之主,能夠借著五方上帝給與的便利,直接越過天帝,對天地意志本身進行獻祭一樣。
而中土現在的災難,也可以看作是天帝在五方上帝某些人的默許下,提前爆發的中土隱患。
這一層,也是玉宸成就道境,修為和位格更高之后,方才察覺到的東西。
也正是發現了這些東西,他才會小幅度的改變自己原本的策略,讓中土還留有的化身中有很大一部分,開始建立道場,穩定水汽,傳播自身理念的事情,都放到第二位去。
ps:日常求訂閱、收藏、月票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