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在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新朝,國號北辰,為了感激那位王姓給事中,也為了與過去那段屈辱割裂,他選擇保留了王姓,王,也成了北辰國的國姓。
在接下來,北辰國猶如天眷一般,連出三代明君,比不列顛早了三十年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如同滾雪球般將北辰國發展到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巔峰。
特別是第三代北辰皇王玄策,他也是一位絲毫不弱于王辰北的開國之君。
在他即位的第四年,他以洗刷先祖之辱的名義,率北辰的鐵騎與火統軍攻下了蒙古,并且在追逐蒙古余孽之余,“順路”攻下了蒙古以北的整個西伯利亞平原。
在那個時代的北辰國,鐵路技術已經成熟,掌控西伯利亞平原并不困難。
至那時起,北辰國的疆土到達了一個驚人的境地,占據了大半個亞洲大地,要不是補給跟不上,整個亞洲或許都是北辰國的國土,那個北極熊國家也將不復存在。
在晚年的時候,王玄策又做出了一個震驚全國的政策,選擇了放權于民,建立起了人民表率議會與內閣制度,逐漸弱化皇權,以杜絕庸君敗國。
事實上,或許是預測了未來,也或許是早知道自己兒子是個什么貨色,王玄策的擔憂顯然是靈驗了。
北辰國的四代皇是他的大兒子王朗,在即為的第二年微服私訪與一位有夫之婦相愛,并且不顧內閣的反對娶她為后。
但實際上,這位有夫之婦不止與他有染,跟她有染的男人起碼有著不下十位,都是北辰國有名有姓的權貴。
這是一位女海王。
在成為皇后的時候就有著慫恿王朗收回權利試圖修改憲法的毛頭了,如果按照過去的政體的話,幾十年后就又是一個慈禧。
不過好在,由于王玄策老年立下的憲法,如果皇帝失德,整個內閣都得引咎辭職。
但議會卻有這個權力讓無能的皇帝退位,所以,理所當然,為了自保,也為了不讓這個國家崩潰,內閣即使再不愿意,也只能選擇舉辦議會,將這位只在位三年的皇帝拉了下來,由他弟弟繼位。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王朗倒是沒有任何反抗,據他的說法,他本就不想當這個皇帝,只想跟那個女人在一起雙宿雙飛,但看塵埃若定時她最后的表情……他這個愿望估計是不能實現了……
正確的發展方向,讓這個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大,一直到如今,發展成了如今這個打個嗝就足以讓全世界抖三抖的國度。
就如同蝴蝶效應一樣,歐洲的民權主義革命勢力就是因為北辰國的影響而誕生,間接的影響了布里塔尼亞的誕生。
也為了與北辰國跟布里塔尼亞對抗,歐洲各國選擇抱團取暖聯合建立起了類似歐盟一樣的組織(EU)
不過這個EU不像是地球的歐盟一樣是個散裝的組織,更像是全金屬世界的地球聯盟,亦或者是漂亮國,采用聯邦制,可以將其視作一個整體,但卻是現實一個個國家組合的強大組織。
EU、布里塔尼亞、北辰,三國分立,國力十分接近,不相上下,三角,是最為穩固的形狀,也正是這個形狀,讓世界維持了一個十分微妙的平衡,而不會像全金屬的世界一樣發生東西大戰現象。
不過……這個平衡卻在最近這些年有了一絲被打破的跡象,歸根究底就是在于布里塔尼亞的日漸衰弱,以及北辰國關于天基衛星技術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