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聯邦艦隊的信號順利發出,達洛隆飛船的帝**隊的布防圖給了蘇晨他們極大的幫助。
說是布防圖其實并不準確,帝國的艦隊整線推進,交叉的血色長劍與金色之盾一直在驅趕與追逐潰敗的其他艦隊,其運行軌跡并沒有進行隱藏,只是耶古號連獲知它們不加掩飾的行動軌跡的能力都沒有,但有了達洛隆飛船提供的信息,以那頭晶簇的能力,推演帝**的走向便不成問題。
只是那頭晶簇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個聯邦天,看著星圖沉默不語。它似乎覺得帝國的這種推進模式有某種問題。
林默的狀態變差,蘇晨恢復緩慢,他們的戰斗力又一次被拉低,這種時候絕不能碰到什么強大的對手,好在他們規避有效,星空又到底龐大,哪怕是號稱文明薈萃之地的混亂星域,文明與飛船的密集度也不可能那么高,尤其是帝**入侵的地方就更是如此。
他們沿著一跳斜線從帝國交戰的邊界飛躍,漸漸逼近自己的目的地。
在這個過程中,那頭晶簇標注出了另外一個選項——打劫一艘可用的飛船。
與買賣相比,這也是個好辦法,但符合聯邦艦隊所需要求的飛船實在難找,打劫到有用飛船的成功率甚至比正常交易買來一艘飛船的成功率還要低。
而他們正在穿越當前的星際云逼近第一個中間目的地,與帝國疆域毗鄰的文明聚集區,在混亂星域較為普遍的稱呼是莫洛蒙區域。據說這個名字來自于很久很久之前,是文明聚集區里的眾多文明與帝國簽署的協議名稱。
而實際上,莫洛蒙區域是一個小型的本星系群區域,由“巴貝特1279”、“阿爾法651”等十七個松散的星系組成,這里盤踞著大量的文明,構成類似蘇晨記憶中類似于聯邦統一前的局面,或大或小的文明存續于這同一個空間中,強大的文明也許可以能夠霸占半個恒星系,弱小的甚至七八個割據一個恒星系甚至一個星球,它們彼此之間征伐不斷,卻又因為弱小而彼此依存,繼而不成文地構成這樣一個龐大的結構,既在帝國的陰影下,同時又是帝國與其他同等文明的緩沖區,由此維持著一種奇妙的平衡而生存著。
但伴隨著帝國開始擴展,它們的生存越發艱難,十七個恒星系已經有五個被帝國吞并,大量的文明被屠戮殆盡,最好的結果也是成為帝國的奴隸,被抹去文明,像是豬狗一樣被人驅使。
帝國的擴張使得平衡被打破,文明聚集區里的各個文明逐漸加劇互相之間的爭斗,甚至有人選擇在帝國攻打來之前就逃跑,當然,也有文明想要努力生存下去,甚至覺得帝國的擴張終有盡頭,不可能吞掉整個莫洛蒙區域……
脫離此前的星際云來到這里,立馬就變得“嘈雜”起來,信號開始增多,星空里“亂飛”著各種各樣的電磁波。
那頭晶簇雖然說了要來這里找機會,但其實它也不知道到了這里該怎么辦,星空太大了,哪怕是混亂星域也太大了,那頭晶簇可以收集信息,卻無法把每一個信息都摸得十分透徹。
不過他們有他們的辦法。
在莫洛蒙區域的邊緣,蘇晨就“打劫”了一艘倒霉的飛船。
那是一個蛙人一樣的生物種族,對莫洛蒙區域的前景非常不看好,這是準備舉族搬遷逃跑呢,誰承想一出來就讓一艘破爛飛船給截住了。
在這一小區域里,第四種姓可以做到蠻不講理,這個蛙人物種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配合。
但蘇晨也沒有難為它們,得到了有用的信息就讓它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