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劇中,也只有兩人在最后一次合奏中,耗盡了生命和元氣,才奏出巔峰一曲,但也讓此曲成為絕響。
由此也可見,任盈盈的音律造詣的確很高,絲毫不在左易之下,這也令左易欽佩不已……
隔壁傳來的琴聲和簫聲交互響起,都是出自任盈盈一人。
剛開始的時候,綠竹翁似乎也有伴奏,而且綠竹翁的琴道造詣也不低。
但他與任盈盈人生閱歷相差太大,兩人有著嚴重的代溝,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實在無法合拍,最終只變成了任盈盈一個人在自娛自樂。
這一天下午,金日懸空,天清氣朗,涼風徐徐,整個洛陽城都仿佛刷上了一層金粉。
左易的院落中,溫伯在慵懶的午后花園中修剪著花枝,不急不躁。
隔壁的院中,綠竹翁在哼著小曲,編著筐子。
乍然,一縷輕快婉轉的簫聲從房間中傳出,飄蕩在兩家院落上空,令人聞之心神為之一清。
簫聲明快悅耳,仿佛有一位美麗的少女,從黑暗的角落走出來,輕盈的行走在春天的山林中,翩翩起舞,顧影自憐。
隱約間,還帶著一絲對命運的無奈,和對往昔的追憶。
樂為心聲。
從簫聲中可以聽出,任盈盈渴望快樂,卻并不快樂。
其實想想也對。
任盈盈從小無母,幼年時又與相依為命的父親分離,甚至連父親的生死都不知道。
她雖然貴為魔教圣姑,但卻只是東方不敗用來籠絡他父親舊部的一面旗幟,并無實權,處處被監視和管束,不得自由。
她為了躲避東方不敗的監視和楊蓮亭的覬覦,不得不遠離家鄉,來到這洛陽民巷隱居,每日清茶淡飯,與絲竹為伴。
她待在房間中,幾乎足不出戶,不見天日。
她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只有一位頗通音律的老仆為伴。
她本是花季歲月,本該見識這個世上的美好,但卻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過著恬淡無奇的生活,日復一日。
她為數不多的人生經歷,卻都是充斥著爾虞我詐和腥風血雨。
就這樣一個少女,她怎會快樂?
她沒有被命運逼瘋,沒有心理變態,就已經是大幸。
或許她心中唯一的快樂,就是回憶那環繞在父親膝下的童年趣事……
聽著這簫聲,綠竹翁編筐子的手停了停,無聲嘆息。
聽著這簫聲,隔壁的涼亭中,左易也合上了手中的南華經,輕嘆了口氣。
這一刻,他心中對任盈盈身世和遭遇,也漸漸生出了一絲同情和憐惜。
唉,可憐的盈盈,怪不得在原劇情中那么容易就被令狐沖拐跑了……
好吧!
盈盈妹紙,這一世,就讓你易哥哥來拯救你脫離苦海吧!
左易放下南華經,輕輕撥試了下琴弦,旋即開始奏出一連串歡快明動的音律。
錚~錚~
錚錚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