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圣自紫霄宮返回自己的道場,第一時間所做的事情便是演算天機。
封神之劫雖然沒說完全針對諸圣門下,但無疑絕大部分都將出自諸圣門下,大劫的過程是怎樣的,身具飛熊之象的封神之人何時出世,在何處出世等等,太多東西諸圣想演算出來了。
然而,天機隱晦,卻是什么也算不出來。
諸圣無不大驚,因為這種情況還是成圣以來第一次。
與此同時,諸圣能感覺到天地之間正有無數煞氣彌漫,無邊殺機凝聚。
“此劫恐怕非同小可,沒有我等先前預想中那么簡單。”諸圣心里齊齊生出這樣的念頭,以至于諸圣心頭齊齊一凜。
金鰲島。
天地間如此特殊的情形,通天教主想到紫霄宮時,道祖言德行有虧,福緣淺薄者會應劫上榜。雖然他絕不承認自己的截教弟子德行有虧或福緣淺薄,可是心里卻又不免有些心虛。
截教有教無類,講究自由瀟灑于天地之間,門下弟子確實有不少不講德行全憑心意之輩,通天教主不認為這有錯,可面對封神之劫,他又不得不有些心虛。
基于此,通天教主忽然傳音截教所有弟子,有大劫將至,未來如非必要,諸弟子盡量不離開自己的道場。
在通天教主想來,弟子們深居自己的道場不出,劫難總不至于直接降臨諸弟子們的道場吧,到時候就算仍有折損上榜,也不至于太大。
通天教主這么想,絕對沒有錯。
只是天意難違,圣人也無法對抗天意。
封神之劫既是因天庭大興的天道大勢而針對諸圣門下弟子的,同時也是針對算計三清的。
天庭大興之后是佛門大興,封神之劫既是天庭大興的轉折,也是為佛門大興的天道大勢做鋪墊。
佛門大興的前提是壓過闡、截二教。
夏朝之時闡教為第一國教,歷經四百多個元會。如今商朝以截教為第一國教,至今也有近六百個元會了。
闡、截二教此刻都已發展到鼎盛,所謂盛極而衰,封神之劫主要便是闡、截相爭,如同巫妖大決戰,注定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彼時闡、截沒落,再有三清徹底離心離德,佛門大興的道路才是掃清了所有障礙,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