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秦家目前人心惶惶,主家已經明確表示和三房的人劃清界限了,不但生意上斷得干干凈凈,人情上也同樣做出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至少表面上看起來秦家算是做好了“大義滅親”的準備了。
不過后面陸陸續續過來的消息卻證明藕斷其實還有絲連的。至少秦修遠的女兒秦香玉并沒有受到“牽連”,甚至都沒有出現在秦家三房的府邸,而是一直如往日那樣直接待在秦家大房府上,繼續過著嫡系千金的日子。
這么看起來秦家這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既想要和秦修遠這個“不肖子孫”割席,又不想放棄秦修遠的女兒秦香玉這條能釣到金龜婿的香餌。這是準備“又當又立”。看來秦家的野心并沒有因為秦修遠的死消減半分。
除此之外一直被沈浩作為重點盯著的秦家長女秦玉柔沒有如他以為的那樣出現異動,依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不起就是去后宮里給皇后請安,日子過得很平淡。
可惜的是秦家里都是老人手,最新招的雜役也是兩年多以前的事了,黑水計劃沒能往秦府里面滲透,不能得到秦府內的消息。
只是從每日秦聞河進出秦府時的表情,以及秦府里外出的雜役、仆人的閑話中了解一些皮毛。深的東西挖不到,但也能聽得出秦府上下都很警惕,口風比平時嚴了很多。
之后沈浩看到了案發現場并確定了偵辦方向之后,皇城里的眼線們立即在四部的布置下展開碎片式的消息探查。主要針對的就是那些賣香糖的店鋪。
香糖,這是除了秦修遠尸體以外最接近兇殺脈絡的一條線索了。
和之前那名沈浩帶來的手下去問到的消息一樣,秦修遠這樣的“大人物”在香糖鋪的圈子里很有名的。倒不是說秦修遠能吃多少香糖,而是店鋪的東家和掌柜會主動宣揚出去,比如:秦家三爺都說我這里的木蘭花味兒的香糖味道最正......
另外,沈浩也從這些眼線搜集來的情報里曉得了在皇城里還有一個“瓶圈”的上流圈子。
以前沈浩就聽說過詩詞圈子、跑馬圈子、酒國圈子等等,瓶圈還真是第一次聽說,但不妨礙他從字面意思理解這是個什么圈子。
瓶圈,這是從靖舊朝上流時興吃香糖開始興起來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一般人也吃不起貴得要死又不是必需品的香糖。而光是吃又什么意思?大家借這個機會搞個小圈子,以香糖為契機湊在一起聯絡感情交流生意加深交情豈不是更好?
于是香糖的儲存載體,也就是瓶子,成了這些皇城上流人士里又一個圈子。
沈浩不會去小看這些聽起來奇葩的圈子,很多人消減了腦袋往里鉆,為的可不是圈子的名頭,而是人脈關系。
秦修遠有一只紫玉的群獸香糖瓶,是一位名家的雕品,皇城里至此一件,價值千金,而且很受追捧,據說有人加錢一倍想秦修遠割愛都被拒絕了。也正是因為這個瓶子,秦修遠在圈子里很有名氣,香糖的口味也被很多人熟知。
這些都是黑水計劃的眼線們從一些香糖鋪子的雜役、卸貨工、酒樓侍從的口中一點一點的套出來的。
別看都是些碎片情報,可經過四部的拼接和推斷,還是有所進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