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沒能全面參與魚石兵站的攻防戰武凱還是不禁有些可惜。因為他所經歷的遭遇戰只是這一場戰役的小頭。
今天上午去李參將的駐地里議事的時候武凱聽了整場戰役的簡況。
襲擊兵站的是突破劍川一線防御工事的一支蠻族偏軍,數量差不多七千人。而當時魚石兵站里駐扎的軍卒攏共也才兩千人不到,其中一半還是留在兵站負責裝卸和運輸輜重的輔兵。剩下的一半也都是才從一線退下來的傷兵。以及剛到這邊準備增援一線的十余名靖英府的修士。
除去重傷不能動彈的,魚石兵站里當時可用的人手只有一千四百余,而他們要面對的是七倍于己的敵人。
武凱初聞魚石兵站遇襲當時的守備力量時都有些不可置信。他昨天和今天在并站內轉了一圈,單單是斷裂的護墻以及隨處可見的血跡甚至是沒有清理干凈的殘肢,無不說明當時這里的戰況有多么的慘烈。
很難想象這種慘烈的場面會是一群輔兵和傷員一起留下的。他們面對的可是蠻族!而且還是數量絕對劣勢的情況下。甚至唯一可做依靠的護墻都塌得厲害......這......武凱的當時就緊了緊自己的拳頭,他有些明白為何進了兵站之后他并沒有看到多少輔兵和傷員了。
用李參將的話來說就是“駐軍死死的咬住敵人,拼死到最后一刻,甚至點燃了外圍的屋舍并且火油鋪地準備與敵共焚。幸得我軍趕到才留存些許。”
那十余名靖英府的修士如今武凱也沒見著一個。后來好奇之下問了之前在戰陣里拱衛在自己身邊,暫時沒有重新調離的那名高手,得到三個字:都死了。
“新的命令是讓我們暫時留在魚石兵站負責這里的臨時重建任務,主要是一些基礎整理和打掃,三天后會有輔兵過來接替我們。之后大軍會繼續往東接替一線的一個整編軍下來修整。
武凱。”
“屬下在!”
“你之前在魚石兵站前的遭遇戰表現得很不錯,軍帥對你很滿意。余下的路程因為同樣亂石灘為主不便策馬,所以依舊由你部充當前探左鋒。另外給你補一百人的缺,其中五十人是修士。記住不要出岔子。”
武凱拱手應是,心里一團火讓胸膛燥熱。他苦苦等待多年的機會終于出現了,而且目前看來他已經抓住了這個機會的小尾巴,之后只要順勢往上攀爬,那他就有希望也給自己整一個“帥”字在大旗上。當然,這是武凱的夢想和野望。
“屬下一定不會給大人丟臉!”
之后的三天武凱一邊跟著安排幫忙打掃魚石兵站。蠻族的尸體都被燒了干凈。自己人的則是能拼齊就拼齊,拼不齊的就一個大坑合葬。靖舊朝的人還是要入土為安。
墳塋不小,有一大片,就在兵站的便道左邊,每個進出魚石兵站的人都能看到。
武凱在離開之前還專門來祭拜了一次,同行的除了副官還有那名已經面熟的靖英府高手。而現在武凱也知道了對方的名字,丁山。
據說死在魚石兵站的那十余名靖英府修士里就有丁山的師弟,如今也在這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