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消息沈浩一直都很關注,不是他多事,而是他手里的黑水被姜成命令密切主意皇城里的風吹草動所獲知的。
也正是皇城四門的激烈爭奪掀起了皇室“大考”的白熱。
這些消息就像一部“小說”,充斥了沈浩在戰陣之外的“閑暇”生活。在這里沒有花樓,沒有香軟的歌姬,甚至有酒都不敢喝,整天一群精力旺盛的男人要么就是比拼武藝,要么就是湊一塊吹牛,那些牛吹起來是真的能“上天”的,有時候能聽得沈浩這種三觀的人到目瞪口呆直呼厲害。
而黑水的情報總是讓沈浩有新的可以讓自己動動腦子的機會,同時也很慶幸他現在在軍中,離國朝內部的那些風風雨雨很遠,不論局面怎么變化,目前看來都不會波及到他這邊。抱著手看戲就是。
從黑水排出來的時間線來看,皇室“大考”的時間起始于七皇子楊束從皇帝手里拿到錢糧緊縮計劃的大權開始,而這個時間到“大考”進入白熱化的階段中間的時間過渡很短,而且并不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是被南面戰局所直接影響的。
所以在黑水的排出來的時間線上白熱化的節點在劍川徹底突破蠻族對峙線之后突然開始的。
以黑水的分析,他們認為會這樣突然進入“大考”白熱化的根本原因是“時間”,戰爭進程加快,“大考”的進程也會加快,甚至兩者要在同一時間完成的可能極大。
這不是說戰爭結束是幾位皇子要分出絕對的勝負,而是說“大考”的時間限制會用完,用完之后會由皇帝直接點出優勝者,同時宣布“大考”結束。所以,為了避免皇帝這個不確定的因素,對于七位皇子而言,自然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將其余的競爭者全部掃地出門,到時候就剩下自己一個人,勝利也就跑不了了。
沈浩有個想法,或者說猜測。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因為南面戰事的原因,兵部或者說皇帝反過來掌握這場“大考”的進度呢?
因為在之前沈浩也翻閱了很多靖舊朝的史書,其實皇室“大考”都是多年前以為史官取的叫法,被后人沿用至今的。
書上記載的每一次皇室“大考”的時間都不短,長的有過五年多,短的也有兩年。進入白熱化階段,比如爭奪皇城“刀把子”一般都是在“大考”的中后期,和這次很不一樣。甚至在靖舊朝的歷史上“大考”遇到大戰都是第一次。
而最近身在軍中的沈浩也收到了一手的消息,南面兵事再有調整。之前輪換下來的三萬人會再次部署到白頭峽,而劍川這個突出部也在調整兵力重心。會將中下兩個軍寨的兵力匯合在一起陳兵在下部,中部空出來的地方將以兵站的方式直接收縮。
這么一來劍川的攻擊性就會急劇減弱,而功能性會翻倍增強。成為一個扎進蠻族體內的管子,源源不斷的將軍卒和補給往白頭峽方向輸送。
如此兩面兵力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十五萬人。給到蠻族的直接壓力可想而知。
這是絲毫不給蠻族喘息的機會,同時也快速得似乎少了一些消化的時間,給沈浩的感覺就是有些搶時間的意思。也不知道這是左玉良的軍略路數,還是因為皇帝給他的期限逼迫他用兵如此。
沈浩覺得若是他的猜測正確的話,一旦白頭峽那邊再有什么突破性的進展的話,皇城里的那場“大考”怕是還會再掀更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