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有黑水的情報幫曹國邦清楚白常卿身邊的跟隨者,可效果卻并沒有一開始那樣大了,甚至最后沈浩回來前半年多,白常卿身邊的人已經鮮有什么可以被人拿捏的把柄了。如此回頭看去,倒像是曹國邦幫著白常卿清理了一遍身邊的參差,是好是壞還真就說不清楚了。
也正因為如此,曹國邦有一段時間有些刻意的疏遠黑水,似乎因為心理預期的起伏有些責怪黑水。
不過隨著沈浩的回歸,即便是身為當今的左相,曹國邦還是不敢擺半點臉色。相比起白常卿一身相對干凈,曹國邦可就命根子都捏在這位沈大人的手里呢。想要硬氣也沒那條件。
于是趣味兒就來了。
上面坐在左相位置上的人沒潛力,年數也高,還能當幾年?況且能力平平,靠的是世家門閥的支持,屬于老舊一派,得支持的也是那一派別。但凡腦子活泛的都不會死心塌地的跟在現今這位左相身后,而是要尋后路。
誰是后路?廟堂里除了白常卿哪能有誰?
于是從上到下,就有了許多的騎墻派。明面上是站在曹國邦一邊的,可背地里卻老是找機會往白常卿身邊湊。時不時的還打著“請益”的名號上門拜訪。賣的什么藥誰看不明白?
曹國邦沒辦法改變這種局面,甚至都有些眼不見為凈的意思了。倒是白常卿很沉得住氣,不驕不躁,依舊按部就班的當好自己的戶部尚書,并沒有真就仗著自己得陛下恩寵便四處指手畫腳。
就拿眼下靖舊朝里因為邪祟和邪門修士所起的困局來說吧。本來應該得到忠實執行的左相令,卻在幾經周折到了個地方之后變了模樣。其原因并不是個地方衙門有什么壞心思,而是他們自覺的將戶部的行為作為了第一參考放進了左相令當中。
比如,左相令說讓個地方全力籌措糧草供應各地軍伍、玄清衛,這是需要最優滿足的命令。可戶部下撥的糧草卻要求優先供給各官辦糧鋪,以此穩定百姓生活最基本的物價不能飆漲。
兩個命令都沒錯,可地方上卻很默契的將戶部的要求放在首位,而左相令則被打了一個對折執行。以至于各地軍伍和玄清衛總是在糧草上統一滯后。特別是軍伍,對此意見極大。本來軍伍行軍都是就近抽糧,你這邊把軍伍放在二輪供糧這不就只能吃個七分飽嘛,為此事彈劾的折子就沒斷過。
不過似乎皇帝并沒有對此有什么說法,居然默許了上令下改的局面。這在沈浩看來倒是能解釋,應該是來自于青赤的阻擾。畢竟軍伍上糧草不及時也是能影響軍卒戰斗力的,直接反應出的就是對各地防御上的疏漏或者不能盡到全功。其意義也與遏制玄清衛是一樣的。
就是不清楚青赤這么做到底是為了什么。似乎是在故意放任靖舊朝內的那些邪門修士為禍。讓沈浩到現在也完全想不明白。
喜歡玄清衛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玄清衛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