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背著籮筐的老農皺著眉頭在榜前頓足許久,最后拉住了一個像是識字的長衫年輕人。
“老頭子不識字的,眼睛也不好了,你個后生娃幫老頭子數數看這告示上一共死了多少兵娃子啊?”
“老頭,你數來作甚?”
“回去找木匠刻一個牌牌,名字多刻不下,就刻多少多少壯士靈,老頭子供堂屋里頭。”
“嗯,你等下我數數......這一張榜上供二百七十七個壯士。”
“行呢。”
“......”
邊上城門衛戍的兵丁板著臉,打岔道:“供個人數干啥?真有心下月城外要修忠烈堂去幫把力氣才是真的。不光這些上榜的弟兄能進,往日陣亡的弟兄都能進,都是在咱們封日城周邊戰死的好漢,說不定你家人尚好,就是他們豁出去命換的。”
戰死的可不止黑旗營,還有軍伍的人,衛戍的人也不少。雖然羨慕黑旗營的人死后還能張榜得些哀榮,可修忠烈堂就不只是黑旗營的人了,這種事情守城的兵丁自然要宣揚的。關乎的可是所有吃這碗飯的人的生后名啊!
“要建忠烈堂?!”
“嗯!下月就開始,就在五花樹那邊的平地那里,現在去看的話地方應該都描出來了,騙你們干啥?”
隨著門衛軍卒的三言兩語,立馬就把過路的百姓給挑起興頭了。都說上陣殺賊他們沒本事,但幫著修忠烈堂還是沒問題的,誰沒兩把子力氣?幫著挑幾扁擔土石總沒問題吧?至于工錢?誰心里都沒想過。
錢?老子幫一群英雄修祠堂,你跟老子提錢?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有這種樸實想法的人可不止封日城的老百姓,此情此景已經在靖舊朝各地大城城門上演。
主意不是沈浩出的,而是龐斑,但拍板同意下來的是皇帝。畢竟立忠烈堂這種大哀榮的事情,只能恩處于上,而且只能是皇帝,龐斑是沒這個資格的。
本來沈浩聽聞這件事后也不確定這件事會不會被皇帝身上的青赤阻攔,可現在看來并沒有。皇帝一口氣將各地忠烈堂的事情全準了,并且從內務府調撥了一大筆銀錢專門用在這上面。具體事務將由各地方衙門負責。
不過龐斑在給皇帝提這件事的時候順帶,真的只是順帶提了一句說“還是有個人盯著這件事的好,免得下面扣扣搜搜”于是黑旗營成了“督辦”。
PS:還有一章下午發,上午要去做個理療。諸位見諒。
《玄清衛》無錯章節將持續在筆趣閣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筆趣閣!喜歡玄清衛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玄清衛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