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小時的采訪下來,王高明收獲滿滿。
趁李奕辰和秦曉月去清洗廚具的功夫,王高明拿出他珍貴的小本本,奮筆疾書。
王高明從李奕辰的回答里,精準地提煉出了兩個核心詞匯。
“朋友”和“城市”。
李奕辰在錄制綜藝的時候,和朋友見面很開心。
李奕辰在城市里生活,也很開心。
順著這個思路。
所以如果能在城市里認識新朋友,偶爾請來老朋友一起,那對李奕辰來說,不就是雙倍的開心了嘛!
能認識很多新朋友……
不就是《請給我一頓飯》嗎?
每周討一頓飯,朋友遍及天下。
至于為什么是《請給我一頓飯》而不是《李餐廳》。
這不是很明顯嗎?
把《李餐廳》開在城市里,那他們還拍不拍節目了?
整條街都要堵死了吧。
“不對啊……”
王高明突然靈光一閃。
“開在城市里倒不是不可以,只要開在國外不就好了!”
王高明瞬間又收獲了一個新綜藝,喜不自勝。
《李餐廳》國外篇!
李奕辰果然是自己的最佳拍檔,靈魂伴侶啊!
對于秦曉月說的,如果《島中小屋》還有下一季,她會毫不猶豫地推掉所有行程來參加。
王高明覺也記在了李奕辰頭上。
不過他想了想,《小屋》系列可能要等到明年年中才能騰出手來制作下一季。
班底還是太小了。
王高明現在恨不得每天都拉著李奕辰錄制綜藝。
但他畢竟是有家室的人了,也不能常年在外不歸家。
不然就算再怎么軟硬兼施,也哄不好老婆了。
……
周一,李奕辰和秦曉月收拾好各自的行李,花了一個早上的時間,對院子進行了一遍大掃除。
雖然這座院子是東傳在節目開始錄制之前就已經買下來的,但李奕辰已經習慣做這些雜活了,并不會因為院子是歸屬于誰的,就不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離開前將院子打掃干凈,便是他覺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走了。”
“走了啊……”
李奕辰和秦曉月拉著各自的行李箱,走到院門口,最后回望這個他們待了五個周末的院子,無數片段在腦中閃過。
剛來時的窘迫和迷茫。
陷入魚債危機后的壓力和掙扎。
看著節目組集體睡院子時的快意。
還有和董秋萍老師和王慕瑤來這里時一起聊天的快樂,等等。
今天終于到了他們該離開的時候了。
“我們去和老村長夫婦道別吧。”
李奕辰向秦曉月提議道,要不是老村長夫婦的友善和幫助,他們在福華島的這五個周末肯定更加艱辛。
“我也剛想說呢……”
秦曉月拍了拍行李,笑道:“我還給他們準備了禮物。”
“噢,那也算我一份吧,回頭我轉錢給你。”
李奕辰對秦曉月的細心刮目相看,他最近真的是忙得暈頭轉向,忽略了買禮物這件事情,所以想蹭一份禮物。